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67章 小镇做题家(第 3/4 页)

    “击鼓。”

    “开考!”

    ……

    隆隆鼓点在太学中响起,传遍了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四馆。

    承宫与弟子们所在的是上庠馆,考场乃是过去太学生上课的学堂,毕竟专门的考舍也来不及造。

    虽然战乱里太学曾被乱兵冲入,案牍都砸了当柴烧,但第五伦这次花了重金,好歹让每个考生都有一张案几和蒲席——不少还是宫里拿出来的,这又是值得士人们唱赞歌的点了。

    每个考场容二三十人,有两名未央宫里抽调出来的官吏,一前一后分别站立,站在前面的黑袍獬豸冠者笑吟吟的,后头的却是佩着剑,目光森森然。

    “听说站在后头的,是魏王军中布置在每个队的督战吏,专门杀调头逃跑的士卒。”

    “那彼辈来作甚?”

    “似是抓徇私舞弊者。”

    此言让考生们都抖了三抖,同时又有人愤然起身:“魏王视吾等为贼乎?”

    那儒生觉得受了羞辱,竟拍案而出,还没开考就弃考,在门外还遇上了几个同伴,汉时儒生有个性者还真不少。

    但想要进入体制,就必须向体制的规则低头,不是么?大多数人还是服从顺应了这种规矩,公平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好事。

    鼓点敲响,预示着隅中已到,也就是后世的早上9时左右,考试时间一共三个时辰,从隅中、日中一直到日昳,相当于六个小时,等大伙肚子饥饿,晡时到时结束。

    笔墨、刀削自带,但考试用的三份空白简牍已摆在面前,上万卷空白竹简上哪去找?只能将三公九卿官署里的多余简牍都抽调出来救急。

    经过此事,第五伦痛定思痛,已经决定,在来年射策考试开始前,将成熟的纸张发展出来,而不止于杯水车薪的宫廷私人用纸……

    题目在开考时发到各数十个考场的文吏手中,再由他们抄在挂在墙上的布告上,让考生们瞧见。

    经术题和太学射策并无区别,过去是分学派举行,将疑难问题书于简策,考生随意择取其中一策,解答策中所书的问题,学官据以评定成绩。

    如今则是公之于众,让众人埋头在简牍上写下答案。

    经术四题,一题十分,两题涉及论语,一题乃是孝经,需要根据题眼补全上下文,而后还要解一解。

    这是承宫每天都在教授弟子们的事,答起来颇为轻松。

    然而等他看向第四题时,不由一愣!

    “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也,况习是之胜非乎!于戏!学者审其是而已矣。”

    啥?这是啥?

    看体例很像论语,但承宫敢肯定,孔子和他弟子们,绝对没有说过这句话!

    这莫非是某个论语学派关于“学而时习之”的家法、师法?承宫卡住了,

    “不是说不考五经及家法、师法,只考小学么?”

    窃窃嘀咕在考场内响起,承宫抬起头,才发现诸生也陷入了迷茫,众人也搞不懂这是出自哪本经典。

    “不许交头接耳。”监考的官吏如此呵斥,负手而立,在有人勇敢地站起来询问时也没给出解释。

    “原来不止是我不知。”

    这个发现,这让本已陷入绝望的承宫惊愕后松了口气,既然众人都不知道,那就无妨。

    连出自何处都搞不清楚,也无人读过,自然只能胡编乱造,凑些自己的想法上去。

    有人则干脆空着不写,但亦有人因为实在是想不起这句话出自何处,竟崩溃得大哭起来,遂被后头的武官“请”出了考场。

    一点小事都承受不了,还当什么官!魏王可不需要遇事捶胸顿足只知道嚎的人。

    承宫吞咽口水,他的弟子们也不好受,有人迷茫地左顾右盼,有人握笔的手在抖,亦有人死死抓着自己的头皮。

    鼓点每半个时辰敲一次,当敲到第三次时,主考官开始公布数术考试的题目。

    只有四道,一道五分。

    第一道是“方田”,也就是算田亩面积,每个治民官每年都要做的事。

    “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

    不仅要求有答案,还要有解答过程,这是简单的乘法,实在是过于简单,很容易就能算出答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阵问长生 武圣! 山河志异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玄鉴仙族 五仙门 叩问仙道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魔门败类 过河卒 剑啸灵霄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我不想上梁山 剑来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仙逆 卧虎藏龙 遮天 九阴九阳 志怪书 为龙之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重生八零娇娇媳 小狐妃,太凶萌 轩辕圣 武道天途 山河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