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 1/4 页)

    站在陈仓城头,目送隗嚣带着数千人西去,隗崔皱着眉默然不语,直到队伍尾巴的身影也消失不见,他才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吾侄柔懦犹豫,不似六郡子弟,反像关东儒生。”

    虽然看不上侄儿的做派,但他毕竟是“大司马大将军”,这一走必定引发人心动荡,隗崔也少不得召集诸家首脑,请他们宴饮,用六郡人喜欢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来安抚战前军心。

    隗崔举碗扫视众人,陇西杨广、狄道牛邯,皆乃陇右一时英杰:“吾等祖上,家家都称得上是良家子。”

    所谓良家子,乃是家财十万甚至百万以上的中家、富家子弟,可以自备战马甲兵。六郡,指的则是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郡也常被囊括,都是关西缘边地区。

    这些郡的特点是迫近匈奴,汉人与羌胡杂处,于是武德充沛,家里有一定资产的良家子年少起就开始修习备战,修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他们颇受汉朝皇帝青睐,常得以入补郎卫,或者从军因善骑射,有功而为名将。

    隗崔依然记得父辈曾与自己说过的沙场故事。

    “孝文皇帝中年,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驰射上林,讲习战陈,聚天下精兵,六郡子弟由此而兴。”

    “孝武皇帝时,选拔六郡子弟,守卫建章宫,初称为建章营骑,后改称羽林骑,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在座十六家陇右豪强的祖辈,谁没在汉武帝身边持戟执勤过?随他骑射于上林?

    而绵延了数十年的汉匈大战,也是六郡子弟出生入死,往往祖、父死于漠南、河西,儿孙又前赴后继,继续入伍,驰骋于漠北、西域,这汉家硕大的边郡,每一里上都洒着六郡子弟的血!

    隗崔饮酒赞道:“陇西李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号飞将军。金城赵充国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天山一战,威名赫赫,跃马河湟,诸羌震惊。北地甘延寿,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于等伦,与陈汤驻西域,斩郅支单于,扬威万里!”

    其余义渠傅介子、公孙贺,狄道辛武贤、庆忌,郁郅王围等辈,皆以勇武显闻,不可胜数。

    回想过去,那真是六郡子弟的黄金时代啊,至今歌谣慷慨,风流犹存。

    可这一切,都在汉元帝时,与匈奴彻底和平后戛然而止。狡兔已死,飞鸟已尽,还需要猎犬、弓箭做什么?随着边塞晏然,朝廷也不再派兵出征,六郡子弟延续百多年的军功仕进就此结束。

    那朝中郎卫总还能当罢?但汉家已经完成了转型,退武人而用儒生,五经优异者容易做官升职,羽林、期门不如太学生吃香,且分配的名额越来越少。

    “外戚、关东儒生与五陵人合起伙来,排挤六郡子弟。”

    这是隗崔六十年来所见所闻造就的认识,他愤慨地击案,开始地图炮。

    汉武以后兴修的五陵邑,在发展百年后迎来了全盛,五陵人士读经风气浓厚,富贾、豪侠、高官频出,反观陇右却一天天被边缘化。昔日傲然的良家子去京师,竟成了给关东五陵相侯站岗把门的存在——为了竞争朝堂一官半职,关东、五陵人士开始疯狂内卷,陇右的大老粗哪卷得过人家?

    王莽以新代汉,对西域、匈奴用兵,本以为是复兴六郡地位好机会,但新军之弱令人瞠目结舌,反而送了不少子弟的性命,而新朝更加好儒。

    陇右豪强也试过转型,他们隗氏就培养出了一个善经术的隗嚣,但又如何?依然只能给刘歆做吏,无法混入新朝高层。

    故而当天下大乱,方望将刘婴送来时,隗崔立刻意识到,这是让六郡复兴的大好机会!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阵问长生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山河志异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玄鉴仙族 五仙门 叩问仙道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魔门败类 过河卒 剑啸灵霄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我不想上梁山 剑来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仙逆 卧虎藏龙 遮天 九阴九阳 志怪书 为龙之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父 重生八零娇娇媳 小狐妃,太凶萌 轩辕圣 武道天途 山河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