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牛刀小试(一)(第 4/4 页)
他和聆敬阳说道:“聆都督,能和你并肩作战,是我之荣幸,这杯酒算我为你践行,干!”
英雄惜英雄,聆敬阳也一口干,李定国认为明军可以先行南下,攻占汝宁府南部州县,为大部队南下畅通道路。
聆敬阳早就让李如风率部前往汝阳,为大军南下湖广开辟道路,
其实大西军将领都认为聆敬阳去湖广,是避免和清军战斗,可今日看聆敬阳率部和清军激战,又不像是消极避免作战。
很多人不理解,可还是尊重聆敬阳选择,在宴会上,两军将领比拼酒量,聆敬阳和李定国,两个年轻人找一个角落,指点江山决定天下大势。
李定国比聆敬阳还要小些,还在上升势头,聆敬阳比他有更丰富历史知识,两人都认识到,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抵御清军,但是聆敬阳比他多一些信息,那就是扶桑人军队即将杀入战团。
扶桑人并不多,就算是有装备先进武器的军队,人数也不会很多,面对清军,明军,大顺军,大西军等强大军队,扶桑人也没有绝对必胜把握。
首先可以肯定清军绝对不会轻易被击败,就算是被击败,也不会投降清军,毕竟清军已经入主中原,已有天下思想,让他们成为扶桑人附庸,几乎没有可能。
大顺军,大西军也成立政权,完成从义军到封建王朝转变,他们能够反抗大明,也会和扶桑人打下去,至于大明,聆敬阳以为他们不会放弃属于朱家的大好河山,任由扶桑人践踏中原。
聆敬阳和李定国说起一个超前想法,大西军在江北和清军作战,但需要有个稳固后方,只有一个稳定后方,才可以和清军坚持下去。
那清军第一代第二代明将也都大了,只要数年时间,这些悍将都会离世。
李定国觉得聆敬阳是非常有眼光的人,或许他去湖广是有更远大目标,但是他还是试探性问道:“聆都督,可知晓清军即将大兵南下河南,山西,陕西,聆都督是怕和清军作战吗?”
“是怕,也不怕,我部兵马太少,去湖广是想聚拢更多兵力,你们如抵挡不住,我提兵北上支援。”
这时聆敬阳心窝子话,他从组建军队以来,兵力多的时候也有五大军团,在山西实力数一数二。
可张罗辅和朱由检发动兵变,导致他的兵力骤降,老馒头和王铁刀两部兵马在怀庆府被庆军围攻,这两部兵马几乎损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