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金球奖提名(第 2/3 页)
“呵呵,你们哥哥很高贵,代言的都是国际大品牌,但是有什么用处?告诉你们,那些大品牌都是因为找不到李赫代言,才请的你们哥哥,得意什么。”
“支持国货,手抓饼怎么了?它好吃啊,有本事你不要用国货。”
其他流量的粉丝和李赫的粉丝大战三百回合,最终败退,而且还有路人网友加入支持李赫的阵营。相比其他流量,李赫无疑是最受路人观众欢迎的,比很多路人缘好的明星都受到欢迎。
不过这波金球奖提名还是给李赫带来了许多收益,名气再次巩固,内娱一哥的地位也坐实了。其他上综艺唱歌当导演和演员,多方面发展的明星反而还不如专精演员事业的李赫。
由此引发一个疑问, 那就是多方面发展和专精一个业务到底哪个好,我唱歌唱到极致,演戏演到极致,难道就不是明星了吗?
反而那些多方面发展的,哪一個都没有做好的,只剩下炒作和营销人设的本事,一问代表作,根本不知道。
这也是现在这个流量时代怪异的地方,以前明星红,是因为作品,有代表作,所以红了。现在都明星红,是靠炒作和营销,作品什么的根本就不重要,或者说,现在的明星最好的作品就是他们自己。
关键是这样的模式让资本看见了可复制性,简单好弄,工业流水线一般大批量生产流量明星,再也没有关注在作品身上。
不过说到底,其实也要怪观众自己,如果一个流量明星没流量没粉丝,他就凉了,那多数流量也是没流量没粉丝,而那些有作品的明星有流量有粉丝,这样的状况或许能够得到一个良性的好转。
资本追逐利益,什么暴利,什么简单,就朝着什么方向去营销。至于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抱歉,关我屁事,又不挣钱。
相较来说,李赫可以算是一个比较正面的例子,因为他有作品有流量,但是他具有不可复制性。哪个当红明星能在二十五岁就取得这么多的成就,能在这方面和李赫比的,恐怕也就是音乐天赋出众,才华横溢的周董了。
演技这东西,如果后天不肯勤学苦练,天赋还是很重要的。让流量们去练演技,人家恐怕没那个时间,毕竟通告很忙的。
曾经有经纪公司试图复制出一个李赫,都失败了,就连蓝台制作的演员竞技综艺节目,未尝不是藏着发掘出另外一个李赫的心思。
金球奖提名这件事吵闹了一个多星期,李赫方面始终在剧组安安心心的拍戏,没有出来炒作,加上娱乐圈新闻那么多,媒体和大众就没那么关注。
而李赫团队这边也没闲着,钱多多专门在北美聘请了著名公关经理人帕尼·凯丽斯来担任李赫的冲奖公关经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