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飞马(第 2/2 页)
大体修行者分为三种,食物,食气,不食。以下仅讲法二不谈术。
气海境界:
修行者要先学会呼吸法,庄子言真人呼吸以踵,这是呼吸练到极精深的地步,一般学习丹田呼吸法,换而言就是胎息。
鼻通六腑,嘴达五脏,吸清吐浊。
先用口将体内浊气吐出,代全部排出,以鼻吸气,反复如此气达丹田,长期如此,呼吸自然,气达天地。当感受呼吸的气开始有差异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下一步修行了。1400年前的那位,呼气吐纳间,江河涌起。呼吸法是基础,决定了修行者将来的高度,也对修行者的寿命有很大影响。
五藏秘境:
人有五脏,五脏通神,每一个脏器都有一尊神袛。
此境界有五个小境界,需要做的是感受五个脏器,尝试控制它。五个脏器感受控制之后,修行者就会出现小神通,夜视,远视,入微,通心,离身等等。离身神通尤为特殊,非修行者也可觉醒,一般是意志坚定者,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梦境,在梦中修行吐纳,事半功倍,切勿沉迷于云雨巫山。此境界到感知五脏六腑所在位置状态即可继续下一阶段的修行。
练气境界:
脊椎如龙,精气冲天,外加修炼四肢,可神明通达,力能扛鼎,所谓的天生神力也就是天生掌握了胎息吐纳,脊柱化龙的方法。阳二十二年之前为最佳修行时期。四肢强劲,脊柱如龙。
修行讲究炼精化气,将身体精气炼化为身体所需的气。天地万物都具有这种气,尤其是深山参,高树果,远山林,植物大多蕴含气,这种气可被吸收,可除病长寿,修行者也可储存这种气于四肢五脏六腑中,也就是庄子所说的食气者神明而寿。
至于不食者,那是传说中的境界,古今可做到这一步的屈指可数。换而言之,不食者以下的修行者也会死,但也有例外,那就是我思故我在的状态。
修行长路漫漫,古今高人寻龙点穴,居洞窟密府,夺天地造化,于天地间食气,传说那等境界甚至可以驱赶山岳,使江河改道,走蛟退避。
曾经有幸跟随朋友到达某个洞府,应当是宗族秘境,后独自一人沿路寻,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