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推波助澜(第 2/4 页)
大理寺这个地方,挑选任职的人,应当是秉性纯良,或者极为方正的人,这样的人,他手底下还真没有太多,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外地抽调。
大理寺丞乐思卿,这个人他早就想替换掉了。不过,他却没有这个资格,就算上奏弹劾,也只会落得御下不严或者嫉贤妒才的下场。如今有圣人的命令在,正好能把他废掉。
不过....既然还没有具体的人选,且任由他在这个位置上,再混一段时日吧!
想清楚以后,裴庆就睁开了眼睛。
裴庆的动作,皇帝自然都看在眼里。
见他心中已经有了计较,继续说道:“朕清楚,有些背地里的事情,不应该拿到明面上来说。但是啊,就算有些事情,有着背地里的规则,也不应该适用到功勋之家。周寒的武康县伯爵位,虽然是继承而来,但是他无愧于这个爵位。”
“既然他付出了忠心和热血,那么,朕就不能让他的家人,没了下场。昭武校尉方孝材,被不过六品的官职,就敢伙同武康县令,侵占周家的田地,甚至手眼通天到了能影响到长安大理寺,对于这样的人,朕实在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诸位卿家说说,朕应当如何给他定罪?”
听到这句话,李贤忍不住惊讶了一下。
老妇人昨日才来到尚书省大堂提交诉谍,怎么皇帝现在就能肯定的认为,这份诉谍说的都是真的?尤其是要给人定罪,可不仅仅是听到一家之言,就能决定的事情。
除非....
皇帝对这件事,知之甚详!
武康县距离长安这么远,这些查证,绝对不可能是一夜之间就能查证的。
除非....
皇帝自己的情报人员,对于这件事,已经调查过。
那么问题来了,时间上不对啊。
如此一来,结果,或许只有一个了。
那就是——这件事,或许是皇帝在自导自演,退一万步讲,也是他一手策划出来的。
至于用意,或许就是给朝中的所有人,敲响警钟。
李贤还在感慨皇帝的心机之深沉,戴至德就已经站了起来,出班启奏道:“启禀陛下,侵占家产,联合地方官吏,欺压良善,虽然罪大恶极,却罪不至碎尸万段。微臣觉得,应当诏付有司,按律处置。”
对于律法的公正性,戴至德从来都是坚守的。他最害怕皇帝的喜恶,影响到律法。毕竟,如今真正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还是皇帝。
见戴至德如此说,李治不由得皱眉道:“朕不过是想要严惩这个人,卿家为何还要阻挠?”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所以李治虽然皱眉的,但是没有过于不高兴。戴至德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他的存在,才能在皇帝昏头的时候,加以制止。
因为见识到了魏征于太宗朝的存在,所以,戴至德,可以说是被李治刻意提拔上来的。这样一来,他不仅能够提醒自己,将来也能提醒下一任皇帝。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