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3章 如何用药成两难(第 1/3 页)

    陈锦松诊治了一番,心中有了计较,退后几步拱手说道:

    “回娘娘,官家泄泻稀薄多水,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 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濡缓,这是典型的寒湿证表现。”

    “陈太医,这些老身听不懂,我只想知道官家有无大碍?如何治疗?”

    “回娘娘,官家目前无大碍,本来寒温证用不换金正气散治疗最好,可是官家又有发热症状,去寒要用热,这方子对发烧不利,所以臣还需要再细细研究一下。”

    这话是这么理解的:

    中医理论,水泻就是寒湿,那就用相对温热的方子。可是温热的方子,对于发烧又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相当于是火上浇油。

    可是如果单单只治疗发热, 那必定是用到寒性凉性的药物, 这就如同雪上加霜, 会加重腹泻的症状。

    所以这怎么用药就两难了,

    有没有一种方子,又可以去寒湿, 又能降燥热?

    可惜天下哪有这种好事?至少中医是做不到一张方子同时治疗两种症候。

    那么还有一种方法, 就是哪种症状更危险,先治疗哪一种,到时再回过头来治疗另一种症状,但这样风险就大了。

    你先止泻,万一烧死了呢?

    你先退烧,万一拉死了呢?

    如果陈不二在旁边,就会觉得这些中医理论都是扯淡。

    你都拉肚子腹泻了,肠胃道出现了炎症,粘膜受损,肠道菌群紊乱,如果这时候还用中药,不但不能止泻,反而还会加重腹泻。

    加之现在又有发热等症状,这时候最好的治疗方法,就得用退热药,适当用一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和保护胃肠道粘膜的蒙脱石散。

    如果有条件最好来个挂针补液,这样可以补充丢失的水份,调节人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稳,治疗简单有效, 基本上不会出啥意外。

    可惜呀,中医和西医之间,无论是理论,还是治疗思路都大相径庭。

    在陈不二这里非常简单的问题,在陈锦松这个代表最高水平的太医院医丞眼里,却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北齐怪谈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机战之无限边境 小老板 明末之兴汉 佣兵1929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万历明君 秋水堂论金瓶梅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东汉末年枭雄志 骗了康熙 大秦:躺平的我,被祖龙偷听心声 重生之民国元帅 星海王座 我是特种兵 深宫锁凰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