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艰苦创业(第 3/3 页)
不过由于时间仓促,别人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如何,加上两个家伙跟着你的印象也不是很好,所以一时间要招那么多人,还真有点儿困难。
不过两个家伙都会想办法,脑袋瓜特别的灵活,因为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会干活儿,健康状态好就行。
所以他们找不到男的,竟然招一些妇女,甚至是老人,四五十岁的都可以,只要能干活儿就行。
而刚好他们开干的时候,已经是秋后了,农村闲劳力比较多,一个生产队就能找几十个。
所以人手的问题很快就解决,剩下来的就是租一辆工程车,一两挖掘机,每天拉泥巴,其他的都是人工干,三个月之内完成,完成之后刚好差不多过年。
所以时间段非常好,在当年不缺劳动力的情况下,很快人就着急了,而且开的工资还比较低。
两个家伙凭着这个工程赚到一笔,不过确保生产队的叔叔阿姨们得罪了。
毕竟每天活儿逼的太紧,而工钱又开的少,两个家伙走的路线,跟徐小强完全不同。
他们是尽量挤压工人的剩余价值,多赚一块是一块,完全没有长期打算的战略。
而徐小强走的路线是童叟无欺,无论是谁,都会开出公平合理的工资,他的底线和标准,就是要比别的工地同类型的工人工资越高10%左右。
有了这种待遇,只要徐小强手下需要人,都不用怎么找人,很多工人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而且来了就不想走,所以他第一部不愁不到人,第二工人很稳定,技术力量是越积累越雄厚,有了雄厚的施工实力,他能拿下更大,更难有难度的工程。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儿,加上又遇上贵人,所以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就已经从一个小大小闹的工程队,变成了颇具实力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可以和一般的建筑工程队伍一较高低。
当然,这些对于徐小强和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现在的他,连本地区的首富都算不上,最多算是村里的首富,所以路还很长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