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三十五章吴三桂不过一包衣奴(第 1/2 页)

    松山城建于明宣德五年,位于锦州城南山脚下,群山环拱,南临大海,颇称险阻,也是锦州的最后的门户。

    王师前锋抵达松山后,猛攻数日而不得入, 故孙之懈只得采取围点打援之计,在堡外布置重兵,又令刘良佐在南山设伏,意图在锦州守军赴援的途中将其聚歼,一举克复锦州。

    面对明军的围城之策,清松山守将, 汉军正蓝旗旗主吴三桂负隅顽抗, 和塔山守将夏承德、杏山守将刚阿泰一样, 吴三桂根本不敢起反正归明的心思,坚守待援尚有一线生机,投降的话,性命可就只在旦夕之间了。

    吴三桂坚守不出,锦州城内的伪清武英郡王阿济格却被这崩乱的形势弄的手足无措,塔山、杏山以及松山皆是辽东有数的坚城。

    去岁松锦之战,大清以倾国之众,出师辽西,虽说一举击溃了明廷的九边精锐十三万大军,可实际上一座堡垒都没打下来,只是依靠长期围城,才迫使城中守军在弹尽粮绝后不得不投降的。

    此次为了应对明廷又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多尔衮、阿济格以及多铎等满洲王公大臣反复推演,都认为可以利用锦州外围坚固的堡垒群分化明军兵力,然后依靠部署在大棱河和义州地区的满蒙骑兵强大的机动性寻找战机。

    可阿济格自以为金汤之固的塔山、杏山仅仅数日之间就被明廷先锋攻破,夏承德、刚阿泰、哈什库等汉军旗将佐接连阵丧, 目前锦州唯一的屏障松山也被明军围的水泄不通,一旦明军主力抵达,锦州可就直年明军兵锋了。

    “王爷,明贼势大,锦州孤悬小棱河以西,且去岁松锦之战,城墙多处受损,一旦明贼兵临城下,咱们再想撤离,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博洛是奴尔哈赤嫡孙,饶余贝勒阿巴泰的第三子,多尔衮素来和其父阿巴泰交好,故掌权后,即加其为镶黄旗固山额真,着其助阿济格同守锦州。

    只不过,崩乱的局势令博洛同样失去了守住锦州的信心,这会他只想尽快撤到辽东。

    “博洛贝勒说的不错,松山、锦州久经战火,而我军处处设防,兵力分散, 明贼势众,完全可以凭借优势兵力将我军困死在城中, 而豫亲王和蒙古亲王吴克善手中不过三万余人,本贝勒恐其军马尚未切断明贼粮道,锦州城说不定就被明贼破了。”

    镶黄旗固山额真硕赛是皇台吉第五子,皇台吉因多尔衮三兄弟作壁上观,阵丧于沈阳之事,虽然满清高层极力否认,但硕赛还是一清二楚的,他可不想呆在锦州替多尔衮卖命。

    “你们的意思是不管松山的吴三桂,那盛京方面的祖大寿和科尔沁亲王吴克善会怎么想?再说就算退到小棱河以西,明贼还不一样追上来?”

    阿济格虽然表面粗莽,但绝不是一无所知的匹夫,满洲如今颓势尽显,若再抛弃汉军,且不说蒙汉八旗,就是海西女真说不得都会离心离德,真到了这步田地,建州女真恐怕就真的要亡国灭种了。

    “武英郡王,咱们就是要吸引明贼前锋过河,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聚歼之,当年萨尔浒之战,我军就是凭借强大的机动性,先后击败的明军两路偏师,这才一举击溃明国的中军,这一次,明军分前后两路进击辽阳,咱们若击败其前锋,未尝不能再建奇功。”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过河卒 玄鉴仙族 志怪书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剑啸灵霄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五仙门 武圣! 山河志异 叩问仙道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卧虎藏龙 仙父 仙逆 为龙之道 武道天途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明夷于飞 重生八零娇娇媳 过河卒 不朽凡人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