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就上十瓶吧!(第 2/3 页)
落座后,孙老板笑道:“我之所以在这开店,就是冲着这里有家乡菜,两位有什么忌口的吗?”
严光头说道:“客随主便,我都行!”
曹平笑道:“莜面窝窝我也常吃,咱们是差一个字的老乡么!”上次过来的时候,曹平和孙老板就聊的挺好,这不,说起了上次的话题,孙老板很是开心。
点了几个菜,孙老板问道:“要不,喝一点?”
严光头这宽阔的啤酒肚,一看也是个好酒之人,说道:“行!整点儿!”
孙老板要了两瓶酒,服务员就去准备菜了,曹平笑道:“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也好几年没喝过汾酒了。”
孙老板喝了口茶,笑道:“我喝得不多,就是尝尝味道,他家进酒的渠道是我联系的,还算正宗,你们待会一定要尝尝。”
曹平点头笑道:“名酒产地,必有佳泉,酒的好坏和水质有很大的关系,跑马、古井两座泉水,我倒是更喜欢跑马的口感,酿出的酒格外的清冽些。”
孙老板不置可否,笑道:“曹老板你或许是喝得少,我们山西小孩都会背‘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汾酒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口感自然要厚重些,才有底蕴,我喝酒不在多,而在品,我反倒觉得古井泉水酿出的酒,更有山西汉子的豪放。”对于家乡的赞美是不容反驳的,曹平自然不会做这种煞风景的事。正事肯定要在酒足饭饱后再谈,现在大家都是闲聊一下,山西和陕西相邻,因此,他和孙老板有许多话题,相谈甚欢,严光头倒被晾在一旁,急的他抓耳挠腮。
孙老板谈起酒来兴致颇高,曹平就把话题往酒上引,笑道:“既然孙老板喜欢品酒,那对陕西酒评价如何呢?”
孙老板笑笑恭维道:“我倒是忘了曹老板是陕西人了,班门弄斧了。陕西是汉族的发源地之一,古称长安,陕西人自称是秦人后裔,当年秦朝就起于宝鸡,曾是十三朝古都,自然历史底蕴厚重。陕西自商周时期就有名酒流传,西凤、太白、白水杜康等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不过,在我看来,这几种酒名声在外,销量庞大,质量上倒是没有那么让人惊艳,倒是前几年新出的一种大明宫酒有点意思。酒这个东西并不是越古老越好,把现在的蒸馏酒弄回古代,不一定被文人骚客写成怎样的琼浆玉液呢!技术进步带来的品质进步是一定的,大明宫酒当然也是新瓶装老酒,配方之类的肯定也借鉴了其他酒种,这两年在打名气,出的酒都挺好,就是不知道过几年会怎样了。”
严光头插嘴道:“不就是白的么?还能整出个花来?要我说酒就是喝醉拉倒的玩意儿,喝得痛快就得了!哈哈哈!”说完就自以为幽默的哈哈大笑起来。
孙老板客气的笑了两下,服务员上菜了,就招呼大家动筷子。
但论个人好感度,曹平知道孙老板更倾向于自己,但就是不知道在价钱方面他会不会松口,他低头小声问薛之谦道:“要是价格谈不下来怎么办?”
薛之谦吃不惯山西菜,放下筷子小声说道:“那你看得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点的店面了?”
曹平说道:“没了,这一片的店面我都转过来了,论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就这家最合适了。”
薛之谦说道:“那就先定下来,不能让光头拿走,签合同的时候再跟孙老板谈房租期限的事。”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