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第 2/3 页)
而现今明代墓葬出土最多的玉器,莫过于玉带,而玉带并不是人人都能随便系,而是分等级和阶层。
明代皇帝、皇亲与一品文武以上官员,他们的着装很多,有朝服、公服、常服等,不同场合着不同的服饰,戴不同的玉带。
玉带在明代是地位与权利、等级与财富的象征,对于上层官吏来说拥有玉带标志身份高贵,于是一些贪官污吏就拼命聚敛。
据《天山冰山录》记载,查抄严嵩家时,玉带达200余条,抄朱宁家时,玉带达2500余条。
到了中晚期,国家腐败,有很多制度陷于“崩毁”,可以说是“礼崩乐坏”,民不聊生,反抗起义不断。
例如明初规定龙纹玉带只能皇帝佩用,太子、公主、王公及重臣都不能使用,但实际上处处乱用。
连官品低下的官员也冒犯僭用玉带。
《明史?舆服志》记载:“正德十六年世宗登基,”诏曰:“近来冒滥玉带、蟒龙、飞鱼、斗牛服色,皆庶官杂流并各处将领夤(yin)缘奏乞,今俱不许,武职卑官既用公侯服色者亦禁绝之。”从这看来当时滥用玉带现象已很严重。
不过对于明朝来说,由于分外廷和内廷,所以宦官乱政现象较多,当然东林党里面也有王八蛋,清军入关,东林党人投降比比皆是。
就拿钱谦益来说,那是东林党领袖之一,当兵临城下时,他的小妾柳如是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结果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说∶“水太冷,不能下”
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
最后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多铎迎降。
一个号称当世大儒,又是东林党标志性人物之一,同时还是复社的发起人,竟然还没有一个烟花女子的节操,这不能不让人感慨。
下面关于他的事情更加无耻,史敦《恸余杂记》记:“豫王(多铎)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刚髡(剃去头发)辫而入矣。”
(清兵将多铎,领兵南下下令剃头,众人皆愤愤不平,唯独钱谦益忽然说了句我的头皮好痒啊,然后走了,过了一天,人们却发现钱谦益脑门光秃留了一条老鼠尾(当时人们叫满清的大辫子为老鼠尾)进来。)
当时就有人作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