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44、吹牛的毛病(第 2/3 页)

    “这话我爱听,其实你还别说,华人占美国人口比例很小,也就一点几,”陈硕给李和倒满酒,“但是华人科学家占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比例至少有10%,你再往硅谷看看,清一色的华人和印度人。

    哎,我自己倒是无所谓,就是希望咱们国内什么时候才能有人拿个诺贝尔奖。”

    “咱们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中国的第一批博士也才刚毕业,再说,现在能拿诺奖的,哪个不是持续的不计成本的砸钱砸出来的?”李和无奈的道,“咱们国内,现在还在说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呢,说句不好听的,估计要过个几年,在某个领域才敢说‘领先’。”

    “这倒是实话,基础科学研究往往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坐上十年八年的冷板凳,根本不用想,看看诺奖得主的年龄就知道了。”陈硕见李怡不动筷子,“大侄女,吃一点,不用客气。以前呢,平均起步年龄是59岁,但是现在看来,随着科学迅猛发展、研究领域日益细分的背景下,科学类诺奖得主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

    就拿去年的诺奖得主来说,贝尔实验室的博伊尔拿奖的时候已经是85岁了,还有同样是华裔的高琨,拿诺奖的时候已经是76岁。

    咱们呢,真正建立科研体系,也才没多少年。”

    “你不说,我还真没发现。”李和有做嘴炮的天分,一谈到这个话题,居然不愿意按下,“还有一点,改革开放的前几十年的成果也有很多,但是几乎不发文章文章到国外,咱们的科学家,国外也基本很难了解。”

    “我是前年回国参加了那个长江学者计划,这些年国内的变化真的很大,科研所我参观了很多,”陈硕感叹道,“量子信息学、暗物质、超导、人工智能等方面成果突出,所以,我现在每当回想你以前讲的话,才真正的佩服你,你说的,我们没有理由发展不起来啊!”

    “有回国的打算没有?”李和突然问。

    “回不去了。”陈硕苦涩的摇摇头,“二十多年前不回去,是因为我觉得这里是天堂,在寻求美国梦,现在我不回去是因为回不去了,我家以前是在浦江的老弄堂里,像斯文里、尚贤坊、步高里、四明别墅……

    以前闭着眼睛都能走,熟的不能再熟悉,骑个单车,最喜欢窜大街小巷,现在拆的拆,改造的改造,邻居跑光了,亲戚们常年不联系,也生疏的很,回去干嘛?

    再说,孩子们都是在美国长大的,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圈子朋友,也是拖家带口,肯定也没法跟我们一起回去,何况,他们是一句中文都不会,也就我家那丫头,因为工作原因,在香港待了几年,会一点粤语。”

    “理解。”李和举杯。

    这顿饭一直吃到下午二点钟左右,何芳借着上卫生间的机会把单给买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讨逆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盖世神医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回1982小渔村 超级修真弃少 重燃青葱时代 终极火力 华娱从男模开始 国民法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大国军垦 那年花开1981 大医无疆 至尊战王 混沌天帝诀 巅峰学霸 1979黄金时代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丹霄万里 理我一下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仵作惊华 白色口哨 斗爱之冠 小蘑菇 他从火光中走来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刺青 黑天 漂亮朋友 蜜桃甜 盖世神医 过度接触【完结】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