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五章 止念 听息 观光(第 1/3 页)

    证道真仙,除了将体内真元转化为仙气,铸就先天道体,洗炼神魂,使三者归一,成就无上仙基外,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地方,那就是心境。

    禅宗有两首很出名诗:一为“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一首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后一首太玄,已达“山是山,山非山;水是水,水非水”的境界。初入修行的人根本无法做到,所以必须先从第一首的境界做起。等领悟透后,待机缘到来,才能参悟第二首。

    证道真仙只所以需要重视心境,是因为仙本凡人。

    人食五谷杂粮,必有七情六欲。

    虽然修到这境界早已能辟谷,但还未成仙之时,必有一些经历,有些往往难忘。这些东西在心头久了,自己遗忘,但天劫来临之时。这些东西就会如电影胶片般,从心头一一掠过,最后化为心魔,冲击神魂。若是应对不好,就会落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所以,证道真仙的时候才会强调修心。

    禅宗第一首诗就是将凡俗肉身看做菩提树,心看做明镜台。

    有空的时候擦一擦,免得被灰尘遮住,心境有瑕,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修心法门在各宗不算什么秘密,只是很多人都把时间用来修炼强大自己功法,而很少修炼心灵之道,也只有一些比较注重的长者才会时不时强调一下。

    修心法门的境界主要:止念、听息、观光。

    止念无需去说,就是去除杂念。

    去除杂念后面是听息,也就是入静。

    听息之道,凝神内住,专心养静。要求一呼一吸全凭自然,两耳内听,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久而久之,自然常静。到了最后,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都感觉不存在了,也就是入静境界。

    观光乃是炼性,真常幻境,若实还虚,若有似无,有意无意,十分玄奥。

    修炼此法,需以心神观想虚无。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鸿蒙霸体诀 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荒古武神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猎妖高校 万古第一神 这个体质便宜卖 道爷要飞升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灰烬领主 武道丹帝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丹武双绝 星辰之主 万神主宰 九龙归一诀 大荒剑帝 人族镇守使 太古神尊
最多阅读 回档1988 从军行 万世之名 第一瞳术师 神农道君 本能痴迷 阴阳双修 雷霆主宰 圣墟 北王狂刀 搜神记 只是对你认了真 凡骨 太平令 我有一个庇护所 都市最强战神 凌天独尊 道爷要飞升 念念 校花的贴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