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少年心事(第 2/2 页)
有这么些明白讲理的家人,实乃一件幸事。秦妙听了大哥的话后,心里松快了许多。这就去找冯三娘说朱老先生的事情了。
叫了冯三娘到后院,说了县里面铺子的事情,冯三娘自然是一千一万个愿意,左右她已经认准了秦妙,秦妙说什么,她便做什么,秦妙这丫头虽然年纪小,可是冯三娘跟着她是真真切切的赚到了钱的。况且,年纪这东西,今年看着小,过上几年不就长大了么。
有的年轻人可以身居高位,有的人到老了也还在最底层挣扎,傻子才以年岁来衡量人。
说完了县里铺子的事情,又提了下朱老先生。
像朱老先生这样的旷世大儒,就算是有容公子的举荐信,也不见得就能顺利入了朱老先生的门。所以冯秋拜师这事,得有个思想准备。
冯三娘听了秦妙的这些话,便回应说:“容公子留给你家的举荐信你肯拿出来给秋儿用,我已经感激不尽,至于到时候能不能入了朱老先生的门,还是看秋儿的造化吧。实在不行,在县里另找其他的教书先生就是了。”
县里比镇上大,镇上要找个教书先生可真是难,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教不教得好还另说,而县里就不一样了,总是比镇上的教书先生要多一些,到时候也能好好的挑一挑。
冯三娘这里比较好说话,秦妙没费多少时间就把事情说定了。
这会儿时辰还早,午时刚过去没多久。李柏忙着店里的事情,过不了几****就要带着奶奶离开这里,现在再做着以往常做的事情,心里竟很有些不舍。
冯三娘和冯秋上楼回屋收拾行李了,如果这回去县里常住,那么这行李可有得收拾了。
秦妙将镇上的那座三进宅子的钥匙给了大哥。让大哥帮着冯三娘将那些带不走的东西搬到那座宅子里面去。这家粮店已经给了别人,房子里面的东西自然都是要搬走的。就像她刚接手这家粮店时,之前的容公子手下的那个管事将这个店子所有的房间整理清楚一个道理。
店铺还是这个店铺,只是不到一年的一年,已经换了两次主人。
人事变迁,就是这样悄无声息的进行。
想起容公子的铺子,便想起了回春堂,因为回春堂也是容公子手里的产业。想起回春堂,便想起了回春堂里面的那个伙计。想起来那个伙计,秦妙的心里就膈应的不行。那么一个小人,说什么也不能让他继续呆在这镇上。不然以后不知道还要坏多少的事情。
这么一想,秦妙便做了个决定,既然粮店让了出去,何不将回春堂给买了?镇上离村里比较近,总得在镇上有间铺子心里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