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地主(第 1/2 页)
秦妙的首定人选是村长。分鱼的那天已经见识过村长讲话的口才,这才还得劳烦村长出面介绍新粮种才好。
村长是个种了几十年地的庄稼人,而且自己之前在他面前透过口风说想卖粮种,他若是有心,一定暗中观察过秦家麦田里面的麦子,所以这麦种到底有那些优势,村长绝对能形象的说出来。到时候秦妙会封个大红包给村长,不愁村长他老人家不接这个活儿。
新粮种介绍过之后,接下来就要促销签订单了。
古代没有合同合约之类的东西,不过可以在达成协议之后盖手印,考虑到如果买粮种的人一多就会产生混乱,秦妙突发奇想的打算做出一张表格出来,哪家哪户买了多少斤粮种,应付多少银钱,或者粮食收获之后需要交多少斤粮食上来抵消购买种子的银钱,全都在表格上表现出来。
考虑到这张表格要够结实,够大,还能随时展示出来做公示,秦妙决定了,将家里去年买来做棉衣里子的白棉布拿出几匹来,在大块的棉布上做表格,卖粮种那天将表格拿出来直接登记,登记完之后买粮种的人在上面盖红手印,如此,协议就算是达成了。
当然秦妙既然敢用这个方法,就不怕买粮种的人反悔不给银钱或者不交粮食。
这张表格一旦填好,秦妙会将记着表格的白布放到各族里面的祠堂,让他们的先祖作证,谁敢反悔和抵赖,谁就要接受已经亡故的先祖的诅咒。古人多半新迷信,相信只要使了这招,就不怕人们不按照事先的约定行事。
之所以想出来这一招,多亏了那天开祠堂惩处唐大壮夫妻的事情给秦妙提供了灵感。
唐家庄也好,山清村也罢,亦或者是附近的张村,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祠堂,唐家庄的人绝大多数姓唐,山清村的人多姓何,张村更不必说,多数的人姓张,这些村落都是聚族而居,因而族里的祠堂对于他们来说是祖宗的所在,很有威慑力。
当然了如果当真有人不讲祖宗放在眼里,硬要扯皮耍赖不给粮种钱或者不交粮食来抵消粮种钱,秦妙不介意去官府里面花钱请几个官差来,绑了那人去吃牢饭。寻常百姓的眼里,进了大牢就等于丢掉半条命,若真有人不怕死的宁愿丢命也不给钱,那秦妙只能对他呵呵了。
卖粮种的大小事情,就这样被秦妙一样一样的给理顺。
每一个环节都准备好了之后,隔了一天,便是几个村子集合起来开大会的好日子。
以前那个恶毒嗜血的地主死了,消息早已经传开,大家正为着此事高兴不已的时候又传出来传言说前地主的地契全都到了唐家庄的唐栓手里。大家纷纷猜测此事的真实性的时候,忽然就被村长通知了要集合起来开这么一个大会。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