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晋商常家(第 3/4 页)
等安排好一切后,众人吃喝完毕,休息大半个时辰,便乔装打扮成行商,将战马与甲胄放在这里,留下一什亲卫看守。
趁着现在起义军退去,参将王同被迎入沙河州城,正在与一干官员饮宴的时候,尚未安排官军修复州城大门,扮作行商,趁乱混入沙河州城。
李乾准备潜入沙河州城,说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就是关于艾家庞大的店铺,盐井,匠坊,庄园,这些资产的安排。
李乾原本是打算,从冠虏乡堡派人前去经营,但是遍寻冠虏乡堡,没有合适经商的人。
他的手下,能征善战的多,处理政务的人也有,就是没有能够经商的人。
艾家原本的外院管事王四海到是符合,但是此人贪生怕死,背主求荣,毫无礼义廉耻,是决不能交付此等重任的。
鉴于此,李乾苦思良久,想到一个人,就是冠虏堡原本的粮食供应商,晋商常家驻肃州粮店店主,春晓夫人。
当初,李乾冠虏堡新立,由于得罪艾家,被艾家掌控的商行禁售,粮食,农具,耕牛,茶盐酱醋等,很难在沙河州城买到。
幸亏有不惧艾家这个地头蛇的晋商常家春晓夫人,售卖给冠虏堡,否则,李乾刚建立的屯堡,无数聚拢的流民,则会陷入缺粮的困境。
这个人情李乾记下了,以后的几次,冠虏堡但凡购买粮食等物资,也全部从常家粮店购买,两家合作的非常好。
对于春晓夫人,以及她背后的常家,李乾都让李亨打探过,也从白莲教遍布天下的信众渠道中,获得了十分详尽的消息。
常家,正是李乾后世记忆中,那个晋商八大家中,排名第二的庞然大物。
只是现在,常家还没有达到李乾记忆中,清乾隆时的巅峰时期,现在的常家,经商渠道只到山西,宁夏,甘肃,属于发展的初期。
其中,山西最盛,宁夏次之,甘肃这边,经营最少,单从整个肃州,仅在沙河州城一个粮店就能看出。
刚确认春晓夫人背后就是常家时,李乾心中有说不出的腻歪。
记忆中,晋商八大家,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按照李乾这个民族主义者的看法,晋商八大家,全他娘的都是汉奸,叛国贼。
明末小冰河气候,祸害的不仅仅是大明朝,草原上,从西到东,叶尔羌,瓦剌,鞑靼,清奴,他们都曾受到影响,其受小冰河气候的影响程度,不比大明朝轻多少。
但是,同样的受影响,大明朝连年干旱,蝗灾,疫病,流民遍地,盗匪横生,国内乱成一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