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剿匪生财(第 2/4 页)
只有小部分有技艺的流民,如铁匠,瓦匠,木匠等,会被单独标识,分到冶炼或建造工地,充任工匠,一来就有钱粮补贴。
被分派好的流民们,接着就按批乘坐骡车,沿途民兵护送,送到各处。
从十一月中旬起,到了现在腊月中,每天前来冠虏乡堡投靠的流民,更加的多了。
以前每天大概前来的流民,平均几十户而已,现在每天足足上百户,甚至更多。
对于越来越多的流民,逃难的百姓,李乾心中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自己一项缺乏人口,两座巨大的矿山,需要更多的旷工开采矿石,冶炼铁炉也需要人,以及水泥窑,玻璃窑,建造工地。
甚至各个兵种的招兵处,也需要新的兵员。
再多的人也能吞的下,况且随着他们的前来,无形中增加了巨大的宣传效果,致使以后会有更多的流民前来。
冠虏乡堡专事宣传政策,招揽流民的孩儿军,以及暗中的白莲教教徒,甚至拜托往来的行商,已经初见效果,很长一段时间,都无需担心因为人口的缺少,而滞育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就是忧愁,增多的人口,消耗大量的粮食,堡内存量不多,历次缴获数千石的粮食,按照这个势头,只能维持不到一个月了。
冠虏乡堡现在金银不缺,拜托春晓夫人前往内地发卖的古玩字画很有市场,换来了很多的钱财。
但是,由于现在临近春节,兼之青黄不接,湖广,江南一带百姓卖粮的很少。
春晓夫人鹰隼传来消息,想要买粮,只能从大粮商哪里购买,但是价格方面,比往常高上一成。
李乾恨得牙直痒痒,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叮嘱春晓夫人,将带去的古玩字画,全部买成粮食。
春晓夫人自无不允,但是购置粮食再运回甘肃肃州,需要一个多月之久。
冠虏乡堡的存粮要接不上了,支撑不到春晓夫人运粮回来。
鉴于此,李乾只能重拾老办法,剿匪生财,督促麾下各军,按照大婚之日既定计划,立刻出发剿匪。
大明天灾,各地贼匪多如牛毛,不光是冠虏乡堡所属,临近十营庄乡堡,洪山乡堡,金塔寺乡堡,红水乡堡,临水乡堡都是贼匪横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