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勇气,忠诚,纪律,有信仰的军队(第 2/4 页)
“将士们,我是李乾,你们的上官,你们的将军,我今天将大家聚集在这里,不单单是为了给你们以前的军功,进行封赏。
还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告诉你们,你们为何艰苦训练?为何而战的问题!——”
李乾的话音刚落,视线余光发现,文武众人,心思敏捷者,已经露出恍然的神色。
其中以宋献策,刘宗敏为快,田见秀也紧跟其后明白。
李乾心中高兴,手下众人,成长速度极快,文官可为内政安抚,武官可为一军主帅。
“纵观古今,没到一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因为财政困难,无法供给庞大军队的粮饷需求,必然消减粮饷,只满足一小部分所谓的精锐士兵的粮饷待遇。
上有所令,下必遵循,甚至更甚,反应到了地方军中,无论卫所守军还是边军战营,必然将不多的粮饷,率先满足自己心腹。
我大明亦如此状况,大家不妨细细思量,外面所有上官身边,家丁骑队们,就是典型之一。
只满足小部分精锐士卒的粮饷,而废弛大部分军士,导致的恶果,就是此类军队,怨愤十足,战斗力极差,懦弱胆小不愿厮杀,而不是不敢。
遥想数月前,瓦剌骑兵犯境,偌大的肃州路,无数的烟墩军堡,庞大的卫所守军,何曾有几人出战?
瓦剌骑兵如入无人之境,杀害百姓,祸害妇女,荼毒我汉家,守军是该恨,他们胆小懦弱毫无血性,但是咱们细想起来,全部怪他们么?
无粮无饷,甲胄破烂,武器腐朽,久不操练技艺生疏,且饿着肚子一点力气也无。
不是他们不愿,我相信,很大一部分军士,他们愿意,敢战,而是无力出战!
舍大而小,独少数家丁精锐,而多数军士废弛,这是无奈,也是可恨可悲!
我冠虏乡堡,不能依次效仿,纵然勒紧裤腰带,也要保证大家的钱粮,吃饱穿暖以后,耐住枯燥的操练,不梳技艺,才不会战时一触即溃,一泻千里!——
此为其一,其二,这种局面,还会造成将领们手握精锐家丁重兵,拥兵自重,最终成为一个军中阀门,只顾自己的小团体,而忽视协同互补,保境安民的责任。
更可怕的结果,当这个只在意自己小团体,家丁心腹卫队的利益,面临生死抉择时,他们往往会投敌叛变,背弃祖宗。
大家可曾记得,万历四十六年,率领家丁亲卫,投降后金鞑子的汉贼李永芳?他与他的家丁亲卫,就是例子。
所以我让你们操练,哪怕大战过后,本该享受胜利的时候,也不能放松,不是我李乾不通人性,而是我要让你们习惯操练,习惯兵将同等。
让你们明白,尤其是诸位带兵的将领们,军中没有亲卫,心腹,更不会有家丁,我冠虏乡堡军中,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形成一个个以家丁亲卫聚集的小团体。
此乃大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