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归家(第 2/3 页)
李大眼深深一凝,仔细回想,顿时脑海一道电光闪过,对啊,今年是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
这一年,浩浩荡荡的明末农民起义开始了,依稀记得,天启七年从春至秋,陕北久旱不雨,赤地千里,庄稼颗粒无收,且疫病横行,但官府催缴摊派税银丝毫却不减。
同年秋,活不下去的陕北白水农民王二,种光道纠集数百饥民,手持刀械,以墨涂面,杀官抢粮,造反了。
王二起义,是为明末众多起义中的首义!
经过询问,果然,这些农民全部来自陕北,白水一带。
李大眼深吸一口气,神情严肃,适才还为将来如何打算发愁,如今却觉得将来已然到来。
乱世开始了。
穿过索桥,李大眼二人一身显眼的明军披挂,气势不凡,只是吆呵一嗓子,东堡门就缓缓打开。
悬楼上,有庄丁持箭,遥遥指向河对面骚动的流民。
流民与盗匪,只有称呼上的区别,没有实际上的区分。
进了庄内,李大眼才感到压抑的气氛松懈,沿途碰到的庄户,也都神色轻松,与之打起了招呼:“呦,大眼回来了,最近好像混的不错,这一身盔甲军马,想必是得到了墩内甲长的倚重。”
另有人接道:“大眼那墩,估计甲长是个瞎子吧,不曾见过‘憨怂’,这上好的盔甲战马给大眼配上,白白浪费啊。”
又有人吃吃说道:“也许他的甲长,看大眼牛高马大,准备让他截杀鞑虏骑兵呢?”
一些妇人听到男人们打趣,也都荷荷的捂嘴偷笑,皆指指点点。
李过气盛,冷哼一声就要上前争辩,李大眼摇头阻止,何必与这些愚民愚妇整个长短。
稍等一段时间,等消息发酵,他们自然听闻,到时候嘴巴绝对闭的紧紧的。
艾家庄的外表看起来还不错,但是走到内里,才能发现其中的破败,主道坑坑洼洼,积水成泥,两旁一间间低矮的土坯房,破旧不堪。
到处是鸡鸭鹅粪便,散发着难闻至极的味道,匆匆而过的男女,大多面有菜色,神情麻木,嬉闹跑过的孩子,很多都没有衣服穿,就那样光着屁股。
李大眼心中暗叹,艾家庄算是整个红水乡堡十多个村庄中,比较富裕的一个,但也就这般光景,明末百姓穷苦,可见一斑。
与之河对岸流民相比,也就是多了片瓦遮身,锅中有口麸糠而已。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