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舅母刘氏的烦恼(第 2/3 页)
沈家世代行医,饮食多少也受此影响,表现为:口味清淡,多用鲜肉鲜菜,几乎没有酱腊制品,而且汤里还加了养生的药材。
等吃过了饭,男人们去教孩子的教孩子、看医书的看医书、学认药材的学认药材,只留下沈母、刘氏和宋筠。
从宋筠来了都一直笑容满面的大舅母,这才有些怒气冲冲地对沈母说:
“这丫头,真是太犟了,让她学针线,难道是在害她吗?竟然跑去别人家一整天都不回来。”
宋筠恍然大悟,子女和父母关于未来就业倾向的争议嘛,这事儿她懂,网上有关亲子关系的视频,一多半留言都是这种矛盾,看来这是永恒的话题啊。
沈母劝道:
“她既然喜欢学医,那就让她学吧,我们家小门小户的,也没那么多讲究。”
“娘,也就是咱家开明,等她找婆家的时候,但凡人家有点家底,都不会让进门儿的媳妇在外做活挣钱,她学了又有什么用?”
宋筠听了也有点赞同,古代的确是这种风气,除非家里特别困难,否则是不会让女眷出门挣钱的。
尤其是沈诺除非很有天分,成为受人尊重的名医,否则就会被归入医婆之流,作为“三姑六婆”中的职业,有文化的家庭都不太看得起。
沈母听了这话,也不好再劝了,毕竟替孙女儿找到一户家境尚可又开明的人家,也不是那么容易,万一因为如今纵着她,导致日后不顺,怕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刘氏看婆母不劝了,没了台阶可以下,也不好说差人去接女儿回来这话,只能强打精神地和宋筠聊天,时不时还要看一眼院门。
宋筠看出来她的心不在焉,再一次感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刘氏给女儿选的的确是更稳妥的路,但是她又不忍心真的让女儿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所以才会这么为难。
又过了一会儿,沈诺还没回来,刘氏就有些急了,打发人去熟人家找,没一会儿,沈家一个婆子就带着沈诺回来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