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慈母心(第 2/3 页)
只是,在子嗣上头,她也有些心虚了。虽然这么想并不符合如今对妇德的要求,她还是不愿让妾生子继承她辛辛苦苦打理的家业,
她还在等某个契机,能让她的女儿名正言顺继承这一切。若是不能,再过继小叔家的儿子也不迟。
因此,她并未反驳婆母,却也沉默着不给个准信。
赵雁林回来看到这一幕,并没有觉得意外,而是先劝母亲回房,并承诺一会儿去见她,又劝嫂子回去休息。
两个女人离开后,赵雁林有些头疼地捏了捏额角,让贴身小厮去厨房要了碗醒酒汤。
喝了汤,换了衣服,他才去了正院。
赵老太太坐在床榻上,用厚厚的毛毯盖着腿,等着儿子的到来。
赵雁林进了房门,看到厚厚的毛毯,先皱了眉:
“娘,你又腿疼了?我和大哥都说了,让你以后少跪着念经。”
赵老太太被儿子训了,却不生气,语气温柔地回着:
“娘没事儿,年纪大了,都这样。”
她怕儿子又要拿她念经说事儿,急忙转移话题:
“二郎,宅子也打理得差不多,能招待客人了,我们什么时候去宋家?”
赵雁林对婚事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更多是为两个孩子着想、让母亲安心。
这也无可厚非,古代男人,尤其是赵雁林这种有功名有前途的男人,当不再为子嗣发愁得时候,娶妻,似乎只剩下利益联合的需求了。
而他和宋家的结亲,虽然也有王家的因素,但是宋家并不是最优选择,那这门亲事的联姻色彩就很少了。
只不过,既然已经和宋家有了默契,自然不能轻忽怠慢,不管怎样,都是自家先提的亲事。
因此,这段时间赵雁林一直在修葺老宅、安抚族长一脉,以防他们破罐子破摔,从中作梗。
赵家大嫂则在准备聘礼,把路上有些磕碰的剔除出去,再采买新的替补进去。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