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六十六章引水(第 1/2 页)

    玉泉山,位于颐和园西五六里。这座六峰连缀、逶迤南北的玉泉山,是西山东麓的支脉,在“山之阳”,它最突出的地方是“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

    因这里泉水,“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故此称为“玉泉”。明初王英有诗形容:“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不与众泉同”。这座山也因此称为“玉泉山”。

    山因泉得名。泉水自山间石隙喷涌,水卷银花,宛如玉虹,明代以前便有“玉泉垂虹”之说,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此泉水质,有人汲取全国各大名泉的水样,和玉泉水比较。称量结果,济南珍珠泉、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苏州虎丘泉等,银制小斗质量都在一两二厘以上,唯有玉泉水,每斗质量仅为一两,水轻质优,淳厚甘甜。

    只是,这玉泉山很早就被封为御园,除了山上有座方方正正的塔,有一圈高高的围墙包围着整座山以外,山上还有什么百姓没人知道。甚至很多很多年过去,也没人能够上去看一眼。

    那里是皇家水龙之源,素来都被列为皇家禁忌。西直门也就是被称为水门,专用的御水车就是从西直门入城的。每天早晨西直门一开,第一批进城的就是插着皇家龙旗,盖着绣龙大苫布的皇宫运水车。

    如果说,能够修建一条水渠。直接把玉泉山的水引到皇宫,岂不是解决了运水的问题。

    当然,换成我们现在,随便铺设几条管道。把自来水引到家里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问题是,这里是大明。这个技术和装备落后的时代,如何的修建一条水渠。把玉泉山的水引到京城,这是个大问题。

    而且从玉泉山到紫禁城距离并不近,在没有管道,且没有水泵的时代。如何完成这样的壮举,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朱慈烺就是如此的心血来潮,他就是想试试。

    小诗诗也是愕然不解的看着他:“这、这怎么可能,这么远如何铺设管道。”

    朱慈烺想了想:“待得明日,你与我出宫去看看。或许,咱们有解决之道呢。”

    还真有,只不过到底能不能行,朱慈烺心里并没有底。首先,建造水泥管道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个时代虽然造不出化工水泥,至少三合土之类,或者制作一些普通水泥并不是什么难事。

    就比如说,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

    在公元前8世纪,水泥的一些形式就已经被人们所使用。埃及人用石灰砂浆建造金字塔,罗马人用水凝水泥建造罗马圆形大剧场及一样著名的众神庙和古壁石道。

    。在南北朝的时候,发明了糯米搅和石灰浆的建筑材料,强度远远大于纯石灰砂浆,非常的坚固,比如说大明时期,有很多的建筑的砖墙都还是糯米石灰浆砌的,历经百年而屹立不倒。

    想烧制普通水泥,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首先原料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比若说,简单的水泥配比中,石灰石、粘土、炼铁矿渣这老三样。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五仙门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叩问仙道 玄鉴仙族 志怪书 武圣!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过河卒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为龙之道 左冷禅 九阴九阳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过河卒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神话之后 仙逆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青衿问道 逆仙 阵问长生 仙父 纨绔女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