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五十章华夏(第 1/2 页)

    我们中原各族,从来都不上班一开始就是一个共同的族群的。而是从夏商周时期的华夏大地,星罗棋布地者形态各异的民族。总的说来,有古羌、夷、苗蛮、巴蜀、百越、西南夷几大群体。

    古羌又被称为戎狄,图腾为羊,炎黄族就是出自于古羌,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地区,直到春秋时期,依然有姜氏之戎和姬姓之狄。

    夷擅长于射箭,图腾为鸟,主要分布在东方的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被称为“东夷”。商朝的建立者就是夷的一支。

    苗蛮在上古称为“三苗”,商朝称为“荆蛮”,西周时期建立了楚国。

    百越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有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巴蜀也就是四川地区古巴国和古蜀国。他们创造了先进的青铜文明。

    西周建立后,周人自认为是夏朝的继承者,于是称呼自己为“夏人”,“华夏”,分封到了中原的诸侯国统称为“诸夏”。实际上,周人也是来源于羌,是羌族中最先进的一支,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长期通婚产生的民族。周人建立了周朝后,就将分布在四周的民族叫做“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统称为“四夷”。华夷之辨的民族关系就形成了。

    春秋时期,随着各国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使得“四夷”和华夏产生了大规模的融合现象。秦国不断和西戎斗争,吞并了大量的戎族国家;晋国不断进攻北狄;齐国吞并了莱国等东夷国家。这种吞并现象让“四夷”融入了华夏文明。在南方,楚国、吴国、越国大量吸收了华夏文化,也不断融入了华夏体系。

    历史上,更是有过三次的民族大融合。最终,才造就了我们如今骄傲的华夏文明。

    战争虽然是残酷的,秦朝统一六国。随后秦朝又征服了百越地区。汉武帝时期,征服了南越、东越、西南夷,占领了河西走廊。此时,百越民族和羌族进一步融合了华夏族。于是一个新的民族就产生了,那就是汉族。

    两晋南北朝之后,又是一次民族大融合。东晋时期,北方出现了“十六国”的战乱,但是也有许多民族在学习汉族的文化,例如前秦确立了以儒治国的理念。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氏统一了十六国,建立了“北魏”,北魏的胡太后和孝文帝大力推行了全面的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和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逐渐融入了汉族。北魏之后,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基本汉化。

    唐朝灭亡之后,又是一次大融合。直到到了大明在西南地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朱元璋大力推行了向西南地区移民驻扎军队的政策,加速了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使得云贵地区逐渐纳入了内地汉文化地区。

    所以说,征服满清也好,吞并蒙古也罢。朱慈烺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巨大版图。至少让大明不敢说是比肩蒙元,可必须要屹立在如今的世界之巅。

    好在火器的改进,还有新型农作物的普及,如今的大明王朝,军事实力依然首屈一指。此时若有外敌来犯,朱慈烺可以说可以毫不费力的就能将他们赶回老家吃草。

    火器将来还是要发展的,不过朱慈烺不会再着手参与。虽然他对无烟火药,也是略知一二。

    但朱慈烺并没有告诉兵仗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文明。让大明这个时代,过于掌握超前的文明武器,带来的也可能是毁灭。

    能够改进黑火药,已经算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事了。朱慈烺决定不再插手火器改进的历史发展,让其顺其自然。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玄鉴仙族 剑来 大夏文圣 仙人消失之后 武圣! 异香 冰河洗剑录 彼岸之主 仙逆 志怪书 中州录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最强兵王混花都 卧虎藏龙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洪荒之青虚 三世独尊 仙父 过河卒 武道天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