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一章义州防线(第 1/2 页)

    洪承畴执意让曹变蛟护送,朱慈烺无奈,多一支军队倒是多一份保险:“好吧,本太子便答应下来。洪总督,事不宜迟。三月份,黄台极必然派兵来打义州。所以留给本太子的时间不多了,军械粮草即刻兵发义州,越快越好。”

    这个皇太子是最难以让人琢磨的一个人了,说他聪明吧,他立刻做出巨大的傻事,堂堂太子之尊居然要去前线送死。而且,还信誓旦旦的说三月份黄台极会进攻义州。

    你说他傻吧,可朱慈烺的逻辑严密,条理分明。看起来,一切似乎都能胸有成竹的样子,这让洪承畴有些凌乱。不止是他,就连麾下的将士们也都有些懵逼。

    除了昌平总兵李守鑅,只有他对朱慈烺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李守鑅已经成了朱慈烺死忠,这位太子殿下在他眼里不是人,是神。

    洪承畴最终被迫无奈答应了朱慈烺的一切要求,三千张铁胎硬弓、二十余万枝箭。此外,还有八门红夷大炮。

    可惜,时不我与。若是给朱慈烺足够的时间,这些笨重落后的红夷大炮早就被他一脚踢了。但眼下已经来不及研制更先进的大炮,只能临时抱佛脚将锦州成的八门大炮,一起运抵义州。

    相对于朱慈烺的胡作非为,洪承畴这边也没闲着。他八百里加急,将一封锦州前线的急报,交给了驿卒:“,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京城。若是延误时日,军法从事!”

    驿卒结果文书一看,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总督大人给他的,竟然是奏报中级别最高的急报-八百里加急。

    明朝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三百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到八百里。

    崇祯裁撤掉大部分驿站,辽东直达京城的驿站却保留了下来。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

    当下驿卒不敢怠慢,拿着急报,飞也似的快马加鞭就去了。

    官道中,一名驿卒怀揣着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八百里加急文件,正火急火燎的赶往京城。然而,这驿卒飞驰之后不久,身后另一名驿卒,也跟着快马加鞭的往京城驶去。看来,各地的急报都不少。官道,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朱慈烺讹了洪承畴一大批的军械,浩浩荡荡的带着近万人入驻义州。到了义州城,朱慈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洪承畴说,义州无城亦无防。看着残破的城墙,边关连年的战乱,使得这座城池早已几成废墟。

    要想在这座废墟上,重新起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似乎是痴人说梦。本来朱慈烺是想抢在黄台极之前,抢占义州,在此地修筑城墙,和锦州广宁互为犄角。

    可是到了这里一看,朱慈烺不由得寒毛直竖:“唉,这他娘的,这不就是一座废墟呢么。”

    义州卫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都指挥何浩在旧城址筑义州卫土城。明宣德元年,都指挥楚勇改为土石砖城,后又多次修葺。古城呈正方形,周围九里十步,城墙高3丈,底宽一丈八,顶宽一丈二。墙顶上外有垛口,内有栏墙,中间为马道。城墙四周有炮台十六座,垛口八百余。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五仙门 叩问仙道 玄鉴仙族 过河卒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武圣! 魔门败类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为龙之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逆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卧虎藏龙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不朽凡人 大夏文圣 志怪书 阵问长生 仙父 神话之后 仙逆 山河志异 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