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牛犊子的好前景(第 2/3 页)
《无敌从献祭祖师爷开始》
“但一头牛出栏最少需要两年,尤其是本土黄牛,可能需要两年半,肉牛则最少需要一年半,如果长期用精饲料,饲料成本就太高了。”
“至少本土黄牛两年半出栏,如果用精饲料喂,刘总这四千块钱的纯利润,至少要再扔进去四分之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养猪划算。”
“所以养牛一般以便宜的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一般都是育肥期间喂。”
“一般粗饲料来源外地和本地,但是如果从外地购买粗饲料,可能运费价格都有高于粗饲料本身价格,这更是加大了养殖成本。”
“所以就只能靠本地解决,但是安市还有多少人种地?没有农民种地,又那里来的粗饲料?我们安市群山环绕,没有大规模农业,所以想要在安市本地大规模购买粗饲料,完全是不现实的。”
“你们要明白,牛对粗饲料的消耗是非常大的,一头牛一年要准备上万斤的粗饲料,这相当于3亩地的玉米秸秆。
如果养殖100头牛需要收集300亩地300吨玉米秸秆才可以,更别说刘总一万多头牛。
而玉米收获的季节也就1星期左右,如果不能及时收获,农户是不等你的,就会直接粉碎在地里面。
加上安市目前种地的农民又越来越少,粗饲料来源就更加少了。
这也是为啥国内大型养牛场很少的原因,就是因为种地的农民少了,粗饲料来源太少,毕竟大部分省份不像河南,东三省,一马平川,大规模农场很多,他们拥有充足的粗饲料来源。
这其中也包括咱们秦地。
10头的饲料好解决,100头牛的饲料也不算难,如果是1000头牛的饲料就要困难的多了,更别说刘总这一万多头。
所以现在不缺有钱的投资人,
但是缺养牛的饲料,这是限制规模化养牛场和超大型养牛场发展的主要原因。”
“刘总能靠着省内的渠道,将养殖规模变成如今的一万多头,的确是很有本事。”吴青峰解释完,便看向刘海涛笑道。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