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26章 古往今来,概莫如是(第 2/3 页)

    然后太史叔也不肯罔顾事实……太史伯兄弟三人相继被崔杼杀死,史官的职位照例落到他们的小弟弟太史季的头上,照写不误。

    双手沾满太史血的崔杼,明白单用硬的办法是办不到的。

    崔杼问他:“你还不怕被杀头?”

    仲叔答说:“秉笔直书,是史官人品和道德的崇高体现,史官对后世应负历史责任!”

    崔杼听后无可奈何地说:“我也是为了国家才杀这个无道昏君。即使你直书,国人也会谅解我的。”

    便不再追究仲叔死罪。

    仲叔没被抓去砍头,在回家路上遇上另一个史官南史氏。

    南史氏对他说:“我担心你可能与你三位哥哥一样惨遭不幸,所以我又背着竹简准备再去接你的班,执笔直书这段历史。”

    李愔曾经为古人的这种高尚品德正直人格所感动的热泪盈眶。

    然而在读过《史记》之后,他的这份信念动摇了……

    按道理来说,铁骨铮铮的司马迁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绝不向任何强权屈服,亦不会去粉饰统治者.

    这样的人写出来的史书,自然应当客观公正,否则何以被历朝历代奉为圭臬,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然而,事实绝非如此。

    人非圣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喜恶、立场,皆有私心。

    而每当私心作祟,便难以做到绝对的公正。

    司马迁的确是个硬骨头,《史记》之中,从未写过当权者的好话,而这并非是出于绝对公正,乃是因为个人经历.

    对当朝统治者有着强烈的怨恨和愤慨,其要求便极其苛刻。相反,由于他的悲剧经历,难免会对那些与他有着相同的较悲惨经历的人产生同情甚至共鸣,从而笔下留情。

    反而对成功人士有所不满,怨气极大……

    比如,纵观《史记》,对于项羽以及李广极尽赞美之能事。

    他用大笔墨描写项羽死前的悲壮经历,以此衬托项羽的悲剧色彩,而对项羽的残暴、屠城、虐杀百姓、活埋秦军战俘等等.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骗了康熙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红楼琏二爷 寒门崛起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秘密部队之龙焱 沉溺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冰川天女传 大清要完 全唐诗 星海王座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佣兵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