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 2/4 页)
张若琳最后一个答辩,简单自我介绍后,她打开ppt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是她的入学照片,眼神里充满胆怯。
与如今的她反差巨大。
她在窃窃私语声中从容开口:“作为最后一位答辩的候选人,说实话我很紧张,听完各位同学在各个专业取得的成绩,我曾生出怯意,会不禁问自己:我可以吗?但我重新打开今天的答辩内容,在这一瞬间又充满信心,因为从踏入q大的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暂时不与所有人比,先与自己比。我觉得我做到了,我有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为什么不可以。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
她细数自己在专业上的成绩,在社团活动的突破,在社会实践的探索,渐渐露出由衷愉悦的表情:他人有他人的康庄大道,她走在荆棘小路上也不曾浪费片刻光阴,她没有虚度青春,这就够了。
临近结尾,她视线扫过观众席,看向同样注视着她的人们。
这些注视中,有欣赏,有认可,有看戏,也有无所谓。
最后她看向候选人座位区,对上一双专注的眼眸。
却见那道身影忽然站了起来,没有聚光灯,他在灰暗的观众席仍旧引人注目,他微微笑着,朝台上的她竖起大拇指。
台下早已有人留意,现下交头接耳地慢慢传开,不少好奇的观众站了起来,就为了看这个角落里的小动作。
不知是谁带头鼓了掌,掌声忽然排山倒海而来,还附带起哄声。
台上的张若琳一阵错愕,主席台的评审老师也狐疑不已,又频频回头看观众席的反应。
他放下了手,只是依然站着,像是要等她讲完。
他们就这样默默对望。
几秒过去,报告厅归于安静,张若琳的ppt跳到最后一页,不似其他人单调的“谢谢观看”,她的尾页是一句祝福语:
【希望你的世界渐入佳境。】
她徐徐结尾:“不求人前显赫,不求飞黄腾达,只求人生能够渐入佳境。积极乐观,才能天天向上,同学们,一起为想要的未来奔跑吧,走路真的来不及。”
“感谢聆听!”
掌声雷动,她走下台,走向候选人座位,走向早已等候她的人。
陈逸与旁边的人换了位置,在过道一旁迎接她,牵她的手入座。
台上,教授正在发言,在铿锵有力的鼓舞声中,她听见陈逸低低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
“辛苦了。”
张若琳心间微动,抬眼,对上赞赏却带着几分疼惜的双眸。
他说的辛苦,当然不是指这场答辩。
而是他在答辩内容背后看到的付出和耕耘。
在万众祝贺声中,只有他对她说:辛苦了。
这两年,辛苦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