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历史的车轮(第 2/3 页)
这还用想吗?真宗皇帝的劝学诗到底给谁做的?所以说,大宋有钱有势的还是那些当官的!
其实这句话挺对,但也不全对。
隋唐以来,要说最有势力的当属那些世家。五望七姓甚至比皇权还有牛叉!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经过唐末乱世的洗礼,现如今,在大宋最有权势的则是朝堂上的那些士大夫。
因为富官养廉那不是一句空话!
如果大宋也有gdp一说,那么很多朝廷大员一年的俸禄都比偏远县城的gdp高。
可想而知,这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因此,让那些当官的一年拿出几百贯买点生活必需品,估计他们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但怎么才能让那些有钱人认可甚至追捧精盐呢?大宋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短时间就想把这精盐推广出去,显然不太可能。
不过对此,刘文昊则是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当下,他便和那二人一起秘密商议着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首先,刘文昊让唐忠等人先一步回阳曲,要其不惜一切代价,趁着粮食还没有丰收之前大力收粮。
然后让谭明喜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并且还有新加工出来的精盐去见那破家县令。借着李岸的背景,继续扩大精盐的影响力。
同时吴青云还得出马,让老道去太原为精盐造势。最后三管齐下,争取在大金侵宋之前,赚的第一桶金!
有了这样的计划,三人便开始分头行事。而谭明喜自打刘文昊如此推心置腹的对待以后,便彻底的成了刘文昊的军师。
俗话说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或许是老天爷也认可了刘文昊的苦心,三人的计划竟异常顺利!
毫不意外的,刘文昊还在寿阳等待太原的复命之时,他就赚到了自己在大宋的第一桶金!
就这还是分了李岸六成回扣的结果,要不然,现在刘文昊手中肯定得有万贯家资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