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恩威并施(第 2/3 页)
坐下之后,一家人都没动筷子,生怕吃口饭,就把嘴里那个香味儿给冲没了。
老太太看看这,看看那,忽然忍不住抹起泪来,低声道:“我也不是个刻薄的,我也不想偏心眼子,这不是……穷么!!但凡有点子钱,我能不想叫大家都吃饱么!
一家一家,众生百态。
但不管怎么样,迁出来之后的日子,远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好。
无数文章,雪花一般飞往京城,晏时繁也几乎是一日一信,细细禀报。
他来的晚,之前就与王荣贵一见如故,如今过来一看事事周全,所以晏时繁的姿态也摆的低,是个学习请教的意思,从不争先,两人默契配合,事半功倍。
连明霈帝都赞了几回:“不想这个王荣贵,真真是个胸有丘壑之人。”
很多小处,比如说就地征调读书人教书,比如说做工学手艺,甚至更细微的比如说巡视、棚长之类的安排……看起来都非常小,不起眼,但对于稳定民心,却极有帮助。
真正的恩、威并施。
其实就算不管,这些人也生不了乱子,而且再多的怨怼,在即将到来的地震真实发生之后,也会成为庆幸和感恩。
但,如此周到的安排,又最大限度的就地取材,节省了朝廷的资源……这份心思非比寻常。
心宝道:“那当然了,心宝慧眼识友,心宝的朋友都很厉害的。”
明霈帝也不说这人明明是朕给你安排的,朕还是看脸安排的……只道:“心宝说的对。”
而且那一处传过来的文章,也都写的好,不是空泛的歌功颂德,全是细腻直观的我所见我所闻,从一路迁徙到安置之后,宛如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叫久历沧桑的帝王,都有好几回湿了眼眶。
明霈帝吩咐了晏时荣,要把这些文章集结成册,一边也叫人把这些文章都放了出去,让大家都看看。
晏时荣道:“王大人确有大才,运筹帷幄,我当时就没好生做这些事,不然的话,也当成册了。”
明霈帝缓声道:“有那石碑,便足够了,你那个时候,一来时间紧,二来,纵是写出来,也不及这个。”
的确如此,他所做的事情,虽然重要,但毕竟是百姓在家门口做的,论起变动之震撼当然不及此事,所以,若不是有那个接连经历过三次的关中秀才,可以直观的对比,普通才子写出来,也不会这么感人。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