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小张三丰的往事(第 3/4 页)
但是苏紫烟没有。
懂一点心理学的她,知道对于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来说,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会影响这个孩子的一生。
此时的张三丰,孤苦无依,只能自己辛苦求存,如果在这个时候,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温柔漂亮的大姐姐,和他聊上几句,那么就会有一定概率,会在这个心中凄惶不安的小孩子心中留下一些印象。
也就有概率会对他日后的人生观、审美观乃至于择偶标准等产生一些未知的影响。
但苏紫烟同样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于是,等到幼年张三丰进入梦乡的时候,她以灵魂魔法构筑了一个梦境,将张三丰拉入其中。
梦境中,还原了白天幼年张三丰拜师的场景,同时,也能够听到张三丰的心声。
当只有五六岁的张三丰被父母带着送到了少林寺的时候,小张三丰心里是非常绝望的,他心里只不断重复一句:“爹娘不要我了、爹娘不要我了。”
但是嘴里却没有哪怕一句恳求。
当父母走后,张三丰面对一群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和尚的时候,小张三丰的心里是不安而且紧张的,他的内心独白:“我以后也要当和尚么可我不想当和尚。”
当少林寺的和尚们正在讨论该如何处置这个孩子、交给谁收为弟子的时候,小张三丰环视了一圈,发现了觉远,他的内心独白:“这个和尚看起来最好,跟着他一定不会被欺负。”
于是,他冲上去紧紧地抱住了觉远的大腿,死活不松开。
当觉远最终手下他为弟子的时候,张三丰内心独白:“从此以后,我的性命就是师傅的,他便要我死,我也心甘情愿了。”
脱离梦境,苏紫烟叹了一口气,觉得张三丰的不俗,简直是上天注定的。
五六岁的年纪,居然就能凭借本能的判断,自己挑选师傅,在自己有限的小小能力内,尽最大可能的掌握自己的人生。
且不说她的选择是否正确,单论这份决断,就远远不是常人所能比的。
小张三丰跟随觉远,学的最多的当然佛法。
只不过小张三丰对这门学问都学的一知半解。
他对佛法有很多的疑问,最开始他还会跟觉远提问。
“师傅,佛不允许杀生,那别人如果要杀我,我是直接等死么还有,既然不允许杀生,那为什么师叔伯还有师兄们都在习武呢”
“师傅,你讲大德高僧以身饲虎,那么老虎这一顿吃饱了,下一顿怎么办难道要其他的大德高僧去喂他么可是为什么师叔伯们还有师兄们不去喂老虎呢”
“师傅,你说佛家要普度众生,那我们寺里面有那么多钱和粮食,山下的百姓却又那么多饿肚子的,为什么我们不把这些钱和粮食分给那些饿肚子的百姓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