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人比人,气死人啊(第 1/4 页)
这一次,张落雨没有等到这个世界进入循环,而是找了个其他的同时期的历史小世界。
只不过呢,这一次观察的的主视角从虬髯客变成了李靖。
他如上次一般,在李靖出生前,就已经来到他的家乡,然后默默的观察李靖的成长轨迹。
相比于虬髯客十分明显的武学天赋,李靖在这方面的天赋就要内敛一些。
至少,他从小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比较沉稳,没有虬髯客那么外放。
而且,他除了喜欢练武,还喜欢读书,经史子集无有不读,及至年长,就专门喜欢钻研道经和兵书,逐渐的有所成就。
他出身官宦人家,爷爷官至刺史,封公爵,父亲官至太守,舅舅也是隋朝名将,自然想学文就学文,想学武就学武。
由此,张落雨也得出了一个结论:没有人的成功是偶然的,看是偶然之下,都藏着某种你不知道的必然。
这次观测,一直到李靖身死。
虽然李靖作为唐代第一名将(不算皇帝),他的历史故事为张落雨所熟知,但是,这次观察重点不是他的人生经历,而是他的武学。
结果,让张落雨比较失望。
李靖在晚年,的确留下了许多著作和学问的传承,包括他的兵法著作六军镜卫公兵法以及一些人生感悟随笔、道经注解等等。
一直观摩着李靖整个成长过程的张落雨,大概能了解他的思路。
虽然李靖本身是一个武学大家,但他并不认为个人武力的重要性要高于兵法以及士卒之间的配合。
在他看来,身强体壮、筋骨强健且听从命令的士兵就是好士兵,并不需要你能够飞檐走壁、或一个能打几十个,也不需要你能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只要你身体基本素质过关,然后听话,满足这两条,跟着我,就能打胜仗!
大唐第一名将,就是这么霸气!
这种想法李靖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里,都不止一次的表现了出来。
一直到李靖去世,张落雨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论历史地位和功绩,李靖简直能甩虬髯客一百条街。
论对于武学发展的推进贡献……
李靖能甩虬髯客踏马三百条街……
尼玛虬髯客居然跑去东瀛小岛传播武道……
我踏马!
想到这里,张落雨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闪身离开了这个小世界。
他还需要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小世界进行多次的观察,从不同的角度确认这个时代,历史上的武学的发展脉络。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