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露仁德之姿(第 3/4 页)
半个时辰后,蒙恬率军开拔,将七千重骑的备用战马,分给万余禁军代步,顶着深秋烈日,以四轮马车押送粮草,向函谷关疾驰。
扶苏送别蒙恬后,又将王尚招致近前,问道:“昨日,朕之三道诏令细则,王卿可看了?”
“臣看了。”
“可督促咸阳官吏执行?”
“昨日已然督促,但……”
“但什么?卿直言无妨。”
“陛下擒灭十万叛军如反掌,有此无双武功为基,减赋免役并无不妥,更是休养生息的仁政。但……”
王尚咬了咬牙,索性直抒胸臆道:“但那废除贱籍之策,实在荒唐。
商君之军功授爵法曰,阵斩甲士一级,可晋爵一等,赏田、宅一顷,仆人一个。
昔年攻灭六国,秦军凡有战功者,皆赐有贱籍为奴,若陛下解除贱籍,儿郎们浴血搏得的赏赐,等同是被无故收回,臣唯恐人心大乱……”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军功授爵乃秦法之基石,百年来吸引大量六国移民,他们渴望凭军功富贵,故而秦国强盛一统华夏。
章邯能让二十万奴徒为秦所用,打的诸侯大败亏输,也是靠此制度的优越性。
换句话说,不论六国遗民,还是关中百姓,都没有太多国家认同感,有奶便是娘。
扶苏如果敢收回赏赐,根本不用诸侯攻打,关中百姓就敢造反!
“等等!”
扶苏打断王尚的话头,道:“现有华夏贱籍,以胡羌之奴抵换,此后军功不赏奴仆,予以免役减赋……此为废除贱籍之诏令细则。”
王尚皱眉:“只是胡羌之奴何来?”
“卿往营外看。”
扶苏微微一笑,指向辕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