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次循环(四)(第 3/4 页)
这条路一下子就断了。
“查一下他们女儿的情况。”
老张插话说,“能让一个中年妇女做出这种事的,多半和子女有关系。”
“你们还能想起什么?
请尽可能的都告诉我们,包括车上还有其他可疑的人,有没有团伙作案的可能……”
老张忧心忡忡地。
鉴于大叔和大婶被调查出来的情况,李诗情和小哥仔细回想了下他们有没有什么可能疏漏的地方,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车上都是些不用上班的老爷爷老奶奶,我们没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的地方,至少我们没发现。”
小哥态度慎重地回答。
就在这时,杜警官的电话突然响起。
“小江那边的。”
杜警官看了眼来电提示,连忙接起。
“太好了,干得不错,继续搜查,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似乎是那边说了什么好消息,他一贯严肃的脸上居然浮现出隐隐的笑意,“我这边也会配合你们继续搜查。”
“怎么,小江那边有什么发现?”
老张迫不及待地问。
李诗情和肖鹤云也不由自主地仰头看他,眼中带着期待。
杜警官的目光扫过两个年轻人,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没有回避,当着他们的面说了。
“小江在犯罪嫌疑人夫妻名下房产的独立车库里,发现了制造炸/弹的工具和剩余原材料。
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确定,炸弹就是由这对夫妻制造的。”
“在居民区里?”
老张听说发现原材料的地点,脸上露出怒色。
“他们买的二手房在港务新村,才买三年。
根据对门邻居的回忆,平时家里男主人都住外面,一个星期回来两三次,女主人也差不多是男主人回来的频率回家,平时很少和邻居们交际,看起来也很不好说话的样子。”
有了重要发现,杜警官倒不急了。
没一会儿,调查司机王兴德和其妻陶映红的警官也带调来了资料,进入了专案组办公室。
“司机王兴德以前是大货司机,在老家s省跑运输,妻子陶映红一直是q市一中的高中化学老师……”
他一边说,一边将资料递给杜警官,“三年前,王兴德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应聘本市公交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后正式成为公交车司机,两年前正式调到这条线。”
“同年,陶映红辞职跟随王兴德来到本市,因为化学专业的资历,在一家化工厂当质检员,半年前辞职了。”
这下子,不但犯罪嫌疑可以确定,连制造/炸/弹的条件都有了。
“他们为什么要放弃在老家的稳定工作,到w市来定居?”
老张奇道,“公交车司机的待遇不可能比大货司机还高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