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道洛璃(第 2/4 页)
萝莉”作为名词指“12岁左右的女孩”。
而“lolita”主要是指最近流行于青年少女的服饰风格,但任何年龄也同样可以穿。但萝莉不一定身着lolita服饰,穿lolita服饰的也不是萝莉。
“萝莉”在a世界中定义的对象都是虚拟的女性角色,但每个人心目中对萝莉也有不同的定义。
总括而言与基本定义相近,泛指低于一定岁数的女性,拥有娇小的身材;但相异之处是,如果其身高高于某一定程度,外观让人感觉她已经成年,就算在岁数范围内此角色亦甚少被称为萝莉;而“合法萝莉”则为岁数上已超越定义,到了各种意义上的合法年龄,但身体成长程度像未发育的女孩的女性。
而在御宅文化中与萝莉并列的词汇的还有“御姐”,“正太”等。
“洛丽塔时装”(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lolita fashion)起源于中世纪法国的洛可可风格,与萝莉并无太大关联。
一个女生究竟是不是萝莉,每人的定义都有不同:有以年龄(严格生理年龄)来分的,有以气质(心理年龄、外表年龄)来分的,必要的特征就是“未发育完全”(或者尚未发育)以及萌。
早期对于萝莉的年龄定义一般是指“高于7岁,低于12岁。从学龄阶段来看,因萝莉通常介于小学到初中的阶段,亦称“半青少女”。
而后来,随着萝莉概念的逐渐幼化倾向,12-15岁阶段的女孩有时归为乙女,萝莉与幼女不同,分别指两种不同的年龄阶段。
在日系轻小说和动画的中,萝莉的年龄判断界限也包含“比主要男性角色年龄小”这一条件。
随着萝莉出现的动漫越来越多,萝莉在年龄方面的判断界限也逐渐模糊。
因为现今动漫的普及,对于loli年龄划分出现了矛盾,于是出现了按“心理”划分判断方法。二次元爱好者也逐渐认同按照“心理”判断萝莉这种方法。
对于萝莉的“心理”定义一般是指“天真烂漫”或者“呆萌可爱”的幼女或少女心理。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出现了“三无”萝莉,萝莉的“心理”定义也加入了“无心”这一定义,即“无法了解其内心的感情色彩”,而并非“没有感情”。
外表判断
“外表”判断也是部分不了解“萝莉”定义的人的判断方法,这一判断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说是片面的,但逐渐受到广大二次元爱好者的认同与推广。
对于萝莉的“外表”定义一般是指“长得娇小”或“长相可爱或萌”的幼女或少女外表。
但由于“三无”萝莉的兴起,“无表情”和“无口”也逐渐变成了萝莉的“外表定义”,即“从外表上看不到喜悦、忧伤等表情”和“没有需要,便不会说话。没有需要,便不作表情”,与汉语释义略有不同。
按照人类的年龄段界定萝莉已不再适用了,而是只要身体的外部形态(例如头身比等)与人类8-12岁年龄段女孩相当,就是萝莉。因此,也有年龄相当大、但身体仍是萝莉形态的萝莉,从而又诞生了“伪萝莉”“万年萝莉”等名词。
萝莉从外表特质上看,基本身高在130以下(另外体重不能超过35kg),也就是相当于小学生或初中生身高。大体有两类,一种是sweet love loli,多数都是这种的。另一种就是elegant gothic loli(哥特式)。
萝莉并非代表“未发育”或“初发育”,也有童颜巨ru型的萝莉。
幼齿才是萝莉的共通点。
从年龄上,7-12为标准萝莉,13~15为爱丽丝式萝莉,7岁以下为幼女。那些对年龄有严格要求的萝莉控也因此而分类,第一类的叫做loli,第二类叫做alikon,第三类叫做haikon。
《lolita》书中对于loli年龄的定义是12-13岁,即正在成长中,马上就要成熟但还没有成熟的少女(不是儿童)。而英国20世纪30年代间曾推出法典对少女的年龄进行定义:
符合正常人类的发育阶段,无论从年龄段,还是从外表,都是标准的萝莉。
如:木之本樱《魔卡少女樱》、伊莉雅《fate/stay night》、高町奈叶《魔法少女奈叶》、香风智乃《请问你今天要来点兔子吗》白井黑子《科学界的超电磁炮》、天野草莓《梦色糕点师》、髅髅宫歌留多《妖狐x仆ss》、日奈森亚梦《守护甜心》等。
指年龄远远超过正常萝莉的年龄却仍是萝莉形态、或者身体停止发育,永远保持萝莉形态的女孩。
代表人物:桐敷沙子《尸鬼》、艾莉丝《潘朵拉之心》、阿蕾莎《寂静岭》、优克里伍德[1]《这是僵尸吗》等。
年龄段低于传统萝莉标准,但外表已经是萝莉形态,被认为是萝莉的发展前形式的形式。
代表人物:冈崎汐《ad》、野原向日葵《蜡笔小新》、五更珠希《我的妹妹不可能那么可爱》等。
由于身体晚熟、画风特点等原因,虽然超过了萝莉年龄段,但身体形态却仍是萝莉(不过年龄仍在正常人类范围内)的女孩。
代表人物:南宫那月《噬血狂袭》、伊吹风子《ad》、爱丽丝·卡塔雷特《黄金拼图》等。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