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模考试(第 2/4 页)
拿着伞走出教室,看着站在门口的林青璇,陈知壑走过去,轻声问道:“一起?”说完还扬起手中的雨伞。
看了一眼陈知壑,林青璇扭头跑下楼,冲向雨中。
等陈知壑追下楼,已经不见林青璇的身影。
……
第二天。
一模考试开始。
教室里的座位不变,只是后面一半的人被安排到了高一高二的教室里去了。
两人之间必须空一个位置。
一大早上,就忙活着排座位去了。
陈知壑被排到了后门的位置,左手边隔一个位置是林青璇。
上午考语文。
答题非常顺利,语文这门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全靠平时积累。连最没把握的古诗词默写,陈知壑除了一个文言文段落里的一句没想起来,其他的居然都记得。
一路行云流水的写到作文。
主题: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提升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社会生活实践。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为一名曾经的文艺青年来说,这题目正和陈知壑的胃口。
开篇三段排比。
“欲知四季,去山野吧,看抽芽的嫩柳,看金黄的麦穗,看累累的硕果,看白了青山的雪,眼知窗外美。
欲知路远,就出发吧,走悠长的夕照小巷,走古朴的木桥,脚知漫道长。
欲知文学,来人间吧,看爱恨贪嗔,看嬉笑怒骂,看王公贵胄,看布衣黔首,心知世界大。”
接着是以曹雪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和三毛的“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为例,佐证观点。
最后以“花气袭人知昼暖”一句诗收尾升华主题,点明“提高语文素养唯有立足于生活实践的沃土,语文之花才能盛放”。
全部做完,还有二十分钟。
这时,陈知壑才发现林青璇正不停的咳嗽,还不是的抽出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发出“噗噗”的声音。
叹了口气,陈知壑强行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试卷上。
检查了大概十分钟,教室里已经有人交卷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