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给荀子看近现代史(上)(第 2/3 页)
在看书时,荀子也敏锐注意到一点,他在后世儒家中的地位似乎不高,他的学说很少在后世儒家书籍中看到。
荀子摇了摇头,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无外乎他的学说不像孔子和孟子的那么讨人“喜欢”,那么好瞎编胡造,所以才被抛于一边。
平复下心绪,荀子向袁白问道:“敢问国师,这书架到‘清朝’而止,莫非到这清朝之后,儒家已经没落消失?”
袁白道:“算得上没落,但没有消失。儒家影响华夏两千多载,哪是这么容易消失的, 只是不再如原来那般昌盛。”
荀子好奇道:“莫非在这清朝之后,有所变故?”
对于后世儒家的没落,荀子很感兴趣,想知道什么原因能让繁荣昌盛了近两千年的儒家没落。
东皇太一也看了过来,他对这个问题,同样很感兴趣。
袁白道:“不错!清朝时,满清朝廷因为是异族统治,担心汉人发展壮大会危及他们,加之又有当时儒家顽固保守的思想影响,满清朝廷实施了‘闭关锁国’之策,这是一种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国家政策。”
“对了,‘汉人’是炎黄子孙的另称,因为汉唐两朝强盛,威名远播,万国来朝,后世炎黄子孙便以‘汉人’、‘唐人’作为称呼。”
简略解释了一番“汉人”的来历,袁白继续道:“闭关锁国,若外界无变化,倒的确是一有利于稳定统治之策,然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国外亦有国。荀况先生、东皇阁下应当知晓,在当今七国之外,还有着其他国家!”
荀子和东皇太一点了点头,两人都非浅见寡闻之辈,知道在这世界上不仅有七国,还有其他许多国家,如在北方有狼族,在西域有诸多小国……
“满清朝廷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接触,自然也不知晓当时外边的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西洋诸国先后在变革中完成蜕变,成为工业文明,而当时的满清朝廷仍是农业文明。”
荀子、东皇太一对“农业文明”倒是能理解一些,可“工业文明”是什么东西?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