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谁可为天下之学?(求首订!)(第 2/3 页)
“儒家,学生曾在小圣贤庄求学,曾见过一类儒生,这些儒生满口孔孟文章,谈仁、谈义、谈圣王、谈周礼,随口道来,可若真让其做事,却做不得事, 其等好空谈、厌实务。而且, 据学生观察,此类儒生在儒家之中逐年增多!”
“若以儒治天下, 这些人必将成国之蛀虫,韩非师兄有言‘儒以文乱法’,学生深以为然。因此,儒家不可为统一天下思想之学,若有人为之,定会让此类儒生当道,贻害无穷。”
李斯判断的极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快速发展,好清谈、轻实务的儒生大批出现,打压排挤拥有其他思想的儒生,等到怂朝之时,儒家已彻底成为阻碍国家、民族发展的祸害。
袁白点了点头,心中默道:“岂止贻害无穷?简直成了毒瘤,祸害了华夏上千年。不过,这时代的儒家还未堕落,有挽救的可能,哪天去桑海见见荀夫子?”
李斯不知袁白心中所想,继续道:“墨家,已有三百年之史,可自墨子以来,其余百家皆在进步,唯有墨家原地踏步,依旧是墨子当年一套。且据学生所知,就连墨子那套,墨家也守不住了。以往的墨家还当得起一个‘侠’字,如今只能算一群江湖匹夫。如果没有一名经天纬地之才出现,墨家必将没落!”
说到这,李斯又补上一句:“且墨家不合王权,注定不能为统一天下思想之学!”
“道家尚万物有道,无为而为,又分天宗、人宗,人宗入世助人,天宗远离尘世,追求天道。连自家思想尚不能统一,何言为治国之学?”
说完儒、墨、道,李斯又谈到农家:“农家祖师神农尝百草、种五谷、创历法,于众生有益,然农家不过耕种之学,事农桑可,怎可事君王,怎可治天下?且今时之农家,与墨家一样正在抛弃自家先贤之学,哪有农家祖师想要的样子?”
听李斯讲完儒、墨、道、农四家,袁白问道:“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名家可为统一天下之学?”
这是要让自己把百家都得罪个遍啊!
李斯暗道一声,又回道:“阴阳家源于道家,但剑走偏锋,自成一派,追求天人极限,世代虽有俊杰,然其之学只能用于修己,而无法用以治国。”
“纵横家,前辈中有苏秦、张仪、范雎等治国经世之才,但这一代鬼谷纵横……”
想到见过的卫庄、盖聂,李斯评价道:“像江湖中人更胜鬼谷弟子,恕学生直言,此二人之才不足为国理政。且纵横之学历代只有两名弟子,人数太少,岂可为治国之学?”
“名家者,诡辩之徒耳,可为使者出使他国,却不可治政于朝堂。”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