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着急得很(第 2/3 页)
圈里圈外只要坐在一起喝酒的人都是值得相处或者是有各种交集的,用酒桌子上的话来说,是那几个人才坐到一起喝,不是那几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在一起喝酒。
戒酒是一件容易的事,戒掉酒的同时很可能就戒出圈子,成为编外人员。
所以卫煌的态度是能不喝就不喝,能少喝就少喝,如果要大家尽兴,自己也可以奋力一博。
饮酒伤身是肯定的,路走多了还伤膝盖,只要活着就是不断消耗生命和透支身体的过程。
相对于喝酒,卫煌觉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比如熬夜,不断地透支着自己的精力。
年轻人底子好,在网吧包夜打游戏,几天几夜的鏖战,或者说公司加班,为了完成项目不日不休,这些的伤害无疑比酒更大。
李洪说罢又叹气道:“不过你们这个行业就是这个样子,不像我们老师,我们相对来说单纯一点,因为平时的工作都是面对孩子,很少喝酒,即使偶尔端杯也是少喝。”
老师真不喝酒吗?
谷</span> 卫煌觉得这只不过是李洪的生活习惯,像自己的老师杨有黔,他就是无酒不欢,甚至有次上早读课,说话都是酒气外飘。
杨有黔作为班主任,经常团结班里的任课老师,组织在一起开会,讨论如何才能把学生的成绩提高,而开会的地点一般都是烧烤摊或者某个饭馆,边吃边喝边讨论。
还和语文老师、物理老师两人组成了喝酒的铁三角,有事无事都要聚在一起喝几杯。
卫煌清楚的记得毕业聚会的时候,几个老师都是喝得面红耳赤,学生们喝的都是啤酒,而几个老师喝的则是杨有黔自掏腰包买的一箱白酒。
也许下次回太平县,自己应该买几瓶酒去看看杨有黔。
李洪自顾自说了半天,见卫煌不接话,以为他对这个话题没有兴趣,便将话题转移到合作社上。
“对了,卫工,我们村的合作社我已经把手续全部办下来了,初创成员就是七家人,我、郑文武、李长春、陈四、杨军桦、刘常海、李青杠。”
李青杠卫煌有很深印象,是李子村人口中的烂板凳,不喜欢讲话,但做事很积极,本以为李洪会看不起他,没想到居然把他也发展成了第一批会员。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