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不是每个重生者都拥有好运(第 3/4 页)
有自知之明者,会戒掉贪婪,安贫乐道。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情,有多大机遇,做多大事业。
对这种人,重生等于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周大林重生了,有了机会。但他不贪婪,无论是做股票还是做实业,他都知道适可而止。
明明知道这支股票的最高点在哪里,他不会在最高点抛售,而是稍高既跑,无声无息地离开,不带起一丝波澜。
投资鲜奶公司,知道适可而止,不去触动刘子强的根本利益。办影视公司,钱他一个人出,利益大家都有。
这就是古人说的,中庸之道。
两世为人,可以悟透中庸二字,他很知足。
他不相信赵世豪可以越过贪婪这个门槛,就如他不相信所有重生者,都可以和他一样成功一般。
他要用贪婪这两个字,让赵世豪自己打败自己。
他拒绝了老赵的宴请,让老程转告老赵,他会让赵世豪参与他在临水的所有生意,从最基本的道理开始教他。看在老程的面子上,他会毫无保留。
老赵还是领着儿子亲自登门拜访,山南海北地和周大林聊了一个晚上。
从聊天里,周大林听出来,老赵算得上见多识广,知识面比较丰富。比起老程只局限于自己的爱好里,其他知之甚少来,老赵还真算个人才。
但相比于老程,老赵也有缺点,就是涉猎甚多却都比较肤浅。像这种什么都懂一些,又什么都不精的人,在周大林看来,反而更不容易成功。
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暴露一个人的性格。这句话,对周大林这种两世为人的来说,的确属于真理。
因为从谈话当中,可以听出来对方对一个问题的关注角度。也就是说,对方是从哪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对方为什么要从这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呢?这就暴露了对方的思维习惯和做事方法,进而暴露了对方思维是否缜密,人生格局大小,甚至性情、脾气快慢,都可以体现出来。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谈话过程还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自私程度。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