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不好解决的难题(第 3/4 页)
周大林渐渐把自己的资金转到临水银行里来,连联合影视的资金,有时候都从临水银行走。他还是刘子强的鲜奶公司二股东呢,让刘子强弄点钱过来存上走账,也不是难事。有他这个大神在,程晓也用不着自己跑业务。
他也不是天天闷在家里没事儿干。盯股市,电话了解鲜奶公司的发展进度,关心一下快腿的业务,出点先知先觉的主意,没事儿还和刘编剧探讨那个傻柱的剧本。
刘编剧果然就把娄晓娥给弄没了,还又给傻柱加一个女朋友,是聋老太太的远方侄孙女。另外,办养老院那个事儿也黄了,直接删没了。照他的话说,这养老院纯粹就是为了迎合什么政策瞎编进来的,太生硬,破坏了整个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这刘编剧的眼光,还真是毒。不过这么一来,这故事就整个儿让他给改一个面目全非,连剧本名字都改了,叫那些年,那些事儿。
刘编剧毕竟是这时代最具才华的一代名写手,故事剧情给弄的似是而非了,但风格和内涵却依旧在,而且愈发鲜明了。好像他这么一改,整个故事果然就更紧凑更连贯,好像更吸引人了。
别人的感受他不知道,反正更吸引他了。
可关键不在于能不能吸引他,而在于有多少人喜欢。原先那个故事大家都喜欢,这是他知道的。现在刘编剧弄的这个东西,大家会不会喜欢,他心里就没底了。
他投资是靠着先知先觉,可不能投心里没底的东西。他还指望着影视公司给他挣钱呢,这个是大钱,必须得小心谨慎。
“老黄看过你改的这个剧本没有?”他就问刘编剧。
刘编剧还没给黄导看。他觉得周大林比黄导水平高,所以要先和他商量了,得到他认可了,再去拿给黄导看。
周大林哭笑不得。他要有黄导那个本事,他还用黄导干什么,他自己去玩儿不就得了?
这个老刘,他怎么就能感觉出来,周大林比大名鼎鼎的黄导更厉害呢?周大林比之黄导,只是更能吹而已!
谁叫他凭着先知先觉,在老刘跟前瞎忽悠呢?这下好,人家还和他较了真儿了。
“嗯……”他琢磨半天才说,“我觉着吧,你搞的这个本子还凑合。你先拿给老黄看看,看他怎么说。”
他只能这么说了。
这一天下来,周大林也是挺累的。但他这些工作,基本都是坐着动嘴、动脑子就行了,身体得不到有效锻炼。
他也怕程晓还没娶到手,自己身体先完了,所以还是要严格作息制度,早上早早起来去跑步。
老程每天早上要早早去车站发车,早上也就不去跑步了。现在,那条公路上,就剩了周大林一个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