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良心试金石(第 2/4 页)
山前村的石子场,老板始终和山前村生死与共,同甘共苦,共同富裕。山后村的石子场,老板只顾自己发财,对工人和村里斤斤计较。结果,爆发泥石流的时候,村里没人出来救援石子场。石子场老板,只能眼看着自己价值上百万的设备石子,被泥石流吞没。
当然,这特约专稿,估计是石子场想借机搏名,买通了作者。
泥石流说是天灾,有一半倒是盲目采石的人祸。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市里逐渐重视山里的环境治理,开始有序停工采石场,还绿色给大自然。
当年这条新闻,周大林是看到的,且记忆犹新。
他经营片碱,其实就是想教会赵世豪一个最简单的盈利方法,特别是签包销合同。
那个年代,对还相对落后许多的山里人来说,这种包销合同,可以说是一种极端卑鄙的营销手段。利用山里消息闭塞,讯息的不对等,骗取当时还没有多少营销经验的,山里人的利益,要损阴德的。
所以,他才会适可而止,并不真正去履行那个合同。一个月之后,便主动取消了合同。
进山的时候,他带着赵世豪去山后村的石子场,打听石子的加工和买卖行情,那是故意而为的,就是为了让赵世豪听到,这东西可以经营谋利。
赵世豪果然就上当,利用他教的营销手段,办石子场。
如果这个石子场,让知道适可而止的周大林来做,结果肯定和保住了场子的山前村石子场一样。
赵世豪这样刻薄寡恩的人来经营石子场,步二十年后那个全军覆没的,石子场老板的后尘,是大概率的事件。
周大林不是什么好人。你尊重我,对我好,我会加倍对你好。你欠着我,七个不服八个不忿,我就坑死你!
他顶多算个性情中人。
在周大林心里,赵世豪本来就欠着中年的程晓的债。这一世他好好的做人也行啊,还不死心,想跟他争程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也罢了,他还想不起来要报复。可这小子还恬不知耻,整天在他眼皮子底下晃悠,坑不成程晓,就坑他老丈人。
这一回,我就叫你知道知道,什么是麻子不叫麻子,叫坑人!至少坑你个倾家荡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