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有些人不适合有钱(第 1/4 页)
周大林和程晓在省城准备新房的时候,临水这边,正是赵世豪这一生里,最得意的时刻。
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随着临水基建工程的陆续开工,市场上对石子的需求量,一下子就增加了十倍不止。
这个东西, 和周大林经营过的片碱,基本属于一个性质,价格不高,远途运输不够油钱,都是就近取材。
短期之内,石子价格暴涨,几乎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其他村子里的石头,都开始涨价,而给赵世豪提供石头的,这个村子的石头,却没法涨价。
因为他们和赵世豪签的有合同,按合同价供货一年,无论市场价涨跌与否,一年内合同价格不变。
过去村子里开山卖石头,也不会想到和人家签合同,都是和其他村子一样,临时邀约,石头随着二次加工石子的价格,上下波动。那边石子的价格高了,人家相应就把收石头的价格也给涨上去。
要不然, 村子里就把石头拉到其他价格高的地方卖了。
可赵世豪跟周大林学了个签合同, 合同不仅是规定石头一年的价格不变, 还签了只卖给赵世豪一家的条款。
这周围山上开石头的越来越多, 签合同那会儿石头卖不动,连经营石子场的都撑不住, 把石子场卖给赵世豪了, 他们开石头的就更难了,基本算是停工了。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赵世豪肯要石头肯给钱,还不就是他说怎样就怎样,他说签合同就签合同嘛。
人家其他村子开山,都挣了大钱,唯独他们这个村子,都是下的同样的力气,人家挣两块,他们就只能挣一块。
他们去和赵世豪理论,赵世豪还挺有理。
“这叫前瞻性,你们懂不懂?知道我为什么挣钱吗?因为我知道石头以后会越来越贵。你们不知道,活该你们挣的少。我按着合同,按时给你们钱,你们就知足吧!”
理听着是这么个理儿,可这家伙说的忒气人。有心不卖给他,赵世豪也不是吃素的。如今他有钱了,从山外叫来几个混混, 替他看着,敢往外拉石头卖给别人,连车都给你扣了, 人给打一顿,鼻青脸肿的,反过头来还告村里,说他们违反合同,犯法。
山里人老实,没见过这种场面啊。人家又占着理,只好干吃哑巴亏。
到这个时候,赵世豪就不用天天在山里待着了,一两个礼拜去看看就行了。
山里有他叔两口子长住在那里,替他看着,再找四五个小混混轮流值班,不让村里往外卖石头,就齐活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