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暗自较劲(第 2/4 页)
而对于深居大牢内的刘病已对此却一无所知。
百姓认同反诗就是刘病已所写,但桑弘羊他们却要想方设法把这个案子做成是奸人陷害。
数日过去了,武帝下了旨意要尽快审理此案,桑弘羊不得不开启三司会审程序。
面对两捆刘病已的手书竹简,桑弘羊犯了愁。
物证在,就差夫子认定刘病已的书法,做成了人证。
人证物证一旦收集齐整,刘病已的反诗案算是成为铁案了,要想翻身简直比登天还难。
桑弘羊踌躇不前,郁郁寡欢。
即使身边的幕僚,还有一些主和派代表在讨论对策,他都全然听不进去。
丙吉这几日亲自坐镇郡邸狱,原本作为狱史的他并不需要当值,但如今关押着决定刘病已生死的夫子,他能不尽心竭力看守。
任何来探视夫子扬询的人他都一一回绝。
新进犯人,以及其他犯人的探视更是谨慎又谨慎,生怕有人借机进入对扬询不利。
夫子扬询倒是待得比较舒畅,每日有酒有肉好生款待。扬询也乐得于此,只当是休了年假。
丙吉这几日心里颇不宁静,不仅仅是担忧刘病已的处境,更是为刘病已主动找寻自己而欣慰。
当年,因为太子刘据起兵谋反,尚为襁褓婴儿的刘病已便被关入郡邸狱。
刘病已的祖父刘据、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和姑姑等一众亲族皆在长安遇害,独留他一个活苗。
后来,因汉武帝大病,巫师谗言,说什么狱中有龙气,吸取了陛下的龙寿,汉武帝派遣内谒者令郭穣,把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的犯人抄录清楚,占卜一番,又觉得抓几人未免有漏网之鱼,便下令将狱中之人全都斩首。
幸亏,当时时任廷尉监的丙吉舍命抗旨,将刘病已护了下来,又自己掏了腰包让忠厚谨慎的女囚胡组、郭征卿住在宽敞干净的房间哺育刘病已。
说起“病已”的名字,还是他给起的。当时的刘病已体弱多病,又常年深陷监牢中,环境恶劣,常常生病。为此,没少拖累丙吉。
等到汉武帝大赦天下,刘病已方才获释出狱,那年他才两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