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水师步勇龙骑兵(第 3/4 页)
十八辆倒骑驴三轮车上的机枪和小炮建立起滩头阵地,掩护后续兵力登陆,上海只有八千人,如果用于防御作战根本不够,只能主动出击,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消灭敌军,崇明岛就是最好的封闭战场,敌人的援兵过不来,己方的粮秣却可以源源不断。
刘骁抽空了上海全部兵力,五千人全部登岛作战,留在城市的只有三千团练,给足了郭侃面子。
在崇明作战还有本地主场优势,岛上的农民和渔民并未撤离,此时全从藏身之所出来,为白龙军提供向导服务,甚至直接参与作战。
岛屿就这么大,骑兵失去了大范围迂回的能力,也就那么回事了,这是一场硬碰硬的血战,血肉加钢铁的对撞,作战的场景让刘骁想到电影里美国西部拓荒者与印第安人的交锋。
西部拓荒者使用的武器与白龙军的武器高度接近,六轮枪加杠杆式步枪,火力猛烈,印第安人的武器和风格则和蒙古人酷似,部分火器加上原始的弓箭长矛,骑着马在堡垒外驰骋,寻找机会一箭射来,就能收割一条性命。
但是印第安人付出的生命代价更多,血肉永远拼不过钢铁,何况白龙军还有更强悍的机枪加小炮,机械引信的铸铁炮弹一发就能炸死一群骑兵。
刘骁的心在滴血,现在正处在王洛嘉一手打造的前工业时代,工业品的价格成本高昂,一发炮弹所使用的的精密机械,钢铁和黄铜,化工厂生产的先进发射药和爆炸药,合成货币价值在五十贯左右,可以说一发炮弹打掉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费。
这哪是打仗,这是打钱。
他倒是没去计算,一炮下去,打死的是多少北方家庭的顶梁柱,打碎的是多少家庭的希望,一个男丁从出生到能上战场起码要吃十六年的饭,到练成精兵,又得历经多少次淘汰,从百千人人脱颖而出,这又是七八年时间,成年后的士兵会娶妻生子,养活一大家人,家庭和家族以这个人的军功和升迁为荣,结果你一炮下去,炸死一大群这种人,造成多少寡妇,多少孤儿,多少眼泪,这笔账刘骁不会去算,但郭侃会算。
一将功成万骨枯,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一个心软的将军是打不了胜仗的,但他必须就算成本,打仗的本质是兑子,是交换,但交换必须有意义才行,真正的战争不会是把军队陷在死地中,而是不断地机动,休息,替换,补充才行。
陷在岛上的部队得不到修整和补充,枪弹火药用一发少一发,弓箭射一支少一支,连军粮都是吃了没下顿,元军想的倒是美,想利用崇明本地快熟了的稻谷充饥,结果被人家设伏打了一顿,继而白龙军发狠,一把火将庄稼地给烧了!
看着熊熊烈火,元军上下全傻眼了,白龙军太狠了,就为了不让对方吃饭,宁可将即将成熟的几千上万亩稻田付之一炬。
刘骁也心疼,但他觉得值,蒙古人扫荡中原,十室九空,汉人连吃饭的脑袋都不剩下,现在只是不让你们吃饭而已,这才哪到哪。
他就是打个样出来,打出一场标杆之战,让南人看看,我们也是能打野战,也是能在战场上打败所谓的名将的。
滞留在北岸的元军心急如焚,上岛的不但有八千精锐,还有东路军元帅郭侃,丢了元帅,按照蒙古军法,他们都得死,所以必须营救。
狭窄的水道间,发生了最激烈的海战,元军的家底子全都用上了,也就是那些阿拉伯海船,装备了上海生产的贸易型火炮,纸面数据不错,但是遇到加强自用版的线膛炮就不行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