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农场初具规模(第 1/4 页)
李安逸真的兑现了他的承诺,他从成百上万的商人里面,挑选出来一千人,发给他们每个人五百两银子。
只要这些商人给李府送货,李安逸答应给他们每个人每月五百两银子报酬。
五百两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些商人哪里有不肯的。
李安逸暗中给这些人发了通行证,以后可以作为给他们李府运送商品的凭证。
搞完这些,李安逸又把目光对准了农业示范区。
三个月后,李安逸搞起来的农业示范区已经初具规模,李安逸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去参观一番示范区。
敖三和李汉准备请李安逸去视察哪里的工作,李安逸对农业示范区很看好,他打算亲自去哪里视察。
敖三和李汉,还有锆石等人,大家簇拥着李安逸,还有其他人,浩浩荡荡来到农业示范区。
李安逸第一要看农业示范区的灌溉怎么样。
灌溉是农业的命脉,他必须第一时间去视察视察。
古代的农业,如果只是靠天吃饭,根本不是示范区。
只有旱涝保收的良田,才可以称之为农业示范区。
敖三选定的农业示范区这块地确实很不错。
这个地方坐落在洛阳城的北面,距离黄河只有一公里的路程,灌溉的水源地就来自黄河,一年四季不会干枯。
这里水资源非常丰富,而且灌溉条件具备,灌溉起来也很方便。
三条黄河的支流从农场里面流过,让灌溉显得非常便利。
敖三带着李安逸,从农场里面转了一大圈,李安逸对这里的环境非常满意。
李安逸指着流过农场的三条小河,问道:
“敖三,这三条小河是不是一年四季不断流?一直这样清澈见底?”
敖三之所以看上这一大块田地,就是因为这里有三条河流,这三条河流发源于黄河,从农业示范区流过,水量充沛。
敖三答道:
“对啊,这三条小河其实全部从黄河里面分流出来的,它们常年四季不断流,所以灌溉起来很方便的。”
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灌溉方式,李安逸心头担心的一块大石头瞬间落下。
他看着农业示范区里面沉甸甸的谷穗,心里高兴万分。
李安逸很高兴,激动的说道:
“敖三你办事确实不错,让我很放心,此事办的不错,很好,灌溉的问题解决了,其他事情就好办多啦,灌溉是我这个农场的命脉。”
看完灌溉,李汉又带着李安逸来看农场田地。
李安逸对田地的要求也很严格,田地必须要相当肥沃才行。
肥沃的土地,才可以结出沉甸甸的粮食,才可以一年三熟或者两熟,粮食的质量和产量全靠肥沃的农田。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