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十年治天下(第 3/4 页)
这就导致,十年来大吴的国力勐增,人口也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增长。
尤其是在吴始皇三十五年,远渡重洋,从美洲大陆返回的船队,将玉米、土豆、番薯等土特产带回吴国本土,并广泛种植之后,民间的粮食产量大增,基本上使家殷人足,不缺吃喝……
至少,饿不死人了!
再贫穷的家庭,再偏远的地方,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人饿死。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吴国鼓励人口生育政策的刺激之下,十年之间,吴国的人口增加了数百万。
到吴始皇四十三年,庆忌称帝十年后,大吴的人口就突破了四千万大关,这还不包括宁、塞、洲、琼等二十个藩王国家以及西域都护府在内的人口总数。
内政方面,庆忌为了提高朝廷的行政效率,改革官制,在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推行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是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门下省,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尚书省属于最高政令机构,为朝堂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尚书省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二十四司。
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三省六部的朝臣各司其职,维持着庞大的吴帝国正常运转。
地方上,还是四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基本不变。
军事方面,庆忌为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军队,并置于皇帝的严格控制之下。
负责全国军事行政的大臣为大司马。
战时临时任命将军统兵,地位最高的为大将军,其下依次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诸将军。
将军出征时常置幕府,作为参谋机构。
在郡、县分置郡尉、县尉,协助郡守、县令掌管军事。
军队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
经济方面,大吴积极与西方国家通商,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车马、舟船往来,络绎不绝,使大吴靠着精盐、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赚得盆满钵满。
日进千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