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互换质子(第 3/4 页)
“盟书不可尽信。楚吴两国早先就有互好之盟,不也毁于一旦?”
闻言,范蠡颇为尴尬。
孟嬴虽是一个妇道人家,但久居上位,垂帘听政,有着一定的政治头脑。
盟约的确不可以尽信,吴国这一回不正是打着为蔡侯伸张正义的旗号,撕破吴楚两国原来的盟书,悍然发兵攻楚的吗?
“不知国太欲让我吴国如何取信?”
“可互换质子。”
“这……兹事体大,还请国太让外臣禀奏我王之后,再行回复!”
“善。”
于是,范蠡滞留于郢都三日,终于跟楚国君臣谈出一个让彼此都还满意的弭兵条件。
吴国将穷、城父、英氏、养城四座城邑,划归楚国,并归还包括申包胥在内的一万余名被俘虏的楚军将士。
楚国则是交出被扣押的蔡侯,承认吴国对桐、群舒、巢、钟离之地,以及六邑、潜邑这近二十座城邑的主权。
吴楚两国约定,互换质子,并重新订立盟约。
对于范蠡所促成的弭兵之盟,庆忌总体上是满意的。
毕竟六邑与潜邑,是两座重要的军事重镇,地理位置特殊,吴国可以在两个城邑驻扎重兵,防止楚军进一步扩张,侵犯吴地。
而互换质子,事情有些麻烦。
问题颇为棘手!
楚国那边,楚王熊轸年少,膝下无子,所以只能让庶兄子期到吴国为人质。
庆忌有九个儿子,虽还都年幼,但也可以作为质子,到楚国充当人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