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币制改革(第 3/4 页)
由于楚国的经济、文化比中原各国落后,镈、刀、纺轮的使用也较迟,铜铸币就沿用了仿制贝的形态。
楚国疆土开始时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
“这是小人东家定下的规矩!”
小厮不依不饶的道:“本店一概不收蚁鼻钱!其余刀币、布币皆收!”
“是何道理?”
“小人不得而知。但,楚国的钱币,本店是一概不收的!“
听到这里,在场的人如何能不明白?
明显是店家跟楚人有深仇大恨,故而记恨楚国,连带着楚国的蚁鼻钱都遭到嫌弃!
跟小厮起争执的楚国汉子,心里知晓内情,于是愤恨之余,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只能让人回去拿布币或刀币结账。
见到这一幕,庆忌不禁眉头一皱。
据他所在,春秋战国时代,货币铸造的种类繁多,币制混乱。
由于周王室的势力渐弱,列国均各自为政,经济也自成体系,所以各国自行铸造货币,相互流通,形成了多币制和多币型长期共存并用的特殊局面。
现在的吴国,同样是有着不少种类繁多的货币并用,在庆忌推行新法,迎合天下商贾入吴行商之后,这种情况尤为严重。
“少伯,你可从中看出了何等深意?”
庆忌又将意味深长的目光放在范蠡的身上。
作为吴国的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谷食钱货的大臣,范蠡自然是十分了解这一状况的。
“大王,天下列国各铸钱币,由来已久。而今诸国所流通的钱币,大致上有三种,布币、刀币、蚁鼻钱!”
范蠡回答道:“布币流通于中原,主要是在周王畿、晋、宋、卫等国,按布币形状划分,又可分为空首布、平首布两大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