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92章 此子类我(第 2/4 页)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对峙争胜,征伐兼并不断,出纳质子成为这一时期相当独特的社会现象,是诸侯国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国对弱国实现有效控制的特殊方式。

    质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争的破坏性。

    交质以调和双方关系为出发点,以互信互惠为保障,以诸侯国国君的至亲或重臣为媒介,以实现弱国对强国的臣服为目标。

    弱国为了保全自己,以“太子”为质获取强国政治“援助”的现象大量出现。

    最初的互遣质子,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

    周王室遭逢巨变不得不依靠郑、晋等诸侯国的辅弼,郑武公和郑庄公因有功于周室,相继成为平王的卿士,权势日隆。

    鉴于郑庄公的强势,周王“贰于虢”,想通过任命虢成为卿士来制衡郑庄公的权势。

    于是周平王送太子狐入郑国为质子,郑庄公也送世子忽入洛邑为质子。

    但,事与愿违。

    周王室希望通过交质的方式来缓和本已紧张的周郑局势,通过交质的方式来重新确认周郑之间的君臣关系,以此保证郑国对周的辅弼,对新君的支持。

    然而,新即位的桓王没有继续隐忍,“周人遂成平王本意”,将政事交予了号公,周郑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了。

    之后,周王率领陈、蔡、虢、卫诸国伐郑,“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从此周王室更加衰落。

    因此,在存在重大利益关系的政治斗争中,通过交质的方式来稳固或确认君臣关系都是不现实的。

    不论是松散的臣属关系还是明确的君臣关系,在利害关系面前都会经不起考验而使彼此的关系趋于崩坏。

    周郑交恶,说明以毫无信任基础的交质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关系是不稳固的!

    在这个时代,交质成为国家间邦交的重要手段,质子则成为权衡政治利益的重要筹码。

    交质和盟誓也几乎没有了关系,交质的目的表现出赤裸裸的功利性,不是乞降求援,就是政治迷惑。

    对于如梦不愿意让吴鸿入质楚国,庆忌也能理解。

    “朱姬,你可愿让熙儿入楚为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重生之民国元帅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小老板 红警军团在废土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斗罗之墨竹剑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