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风雪旅人,大隋内乱干戈止(第 4/4 页)
大业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大隋内部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进入了过年的氛围。
随着各地反王的纷纷投降。就算有不投降的也被第三军各部以及方腊的青溪军迅速、干净、彻底的歼灭后,大隋境内就基本稳定下来了。老百姓也终于可以不再做乱世狗了。
毕竟,不管李睿和女帝两口子如何努力,这大隋内乱,各地反王们你打我,我打你,我和你联合其他去打他。一通乱战下来,虽然可控状态,但受苦最大的还是老百姓。
当然,老百姓也是最容易满足的。女帝在李睿安排的黑山卫第三军和青溪军的全力辅助下扫平了各地反王以后,就强行大规模推广红薯和土豆的栽培。
以前,这两个作物是在大隋皇庄里面栽种的,在大隋内乱初发的时期,慢慢流入民间,结果,经过老百姓自发的宣称,很快,红薯和土豆的种植就在大隋每一个郡县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
扫平了那些叛军、草寇以后,老百姓又有口饱饭吃,根本就不愿意造反。造反是要砍头的,这眼看着,就有点太平盛世快要到来的模样了。
谁吃饱了撑着了,还去造反?
就算是有野心家,一是被李睿这引蛇出洞的招数,让他们在大隋内乱中纷纷冒头,最后给清理的差不多了。
二是,一旦老百姓的人心思定,又不会饿死人。就没有大规模铤而走险去造反的理由,老百姓也不会莫名其妙的去跟着别人去造反。
这就是大势,现在大隋的大势就是内无国贼、外无强敌,一副昌盛繁荣的趋势,以前南北朝时期留下的烂摊子已经被女帝和李睿联手,一个文治、一个武功,给收拾的差不多了。
......
在千家万户都围炉而坐正守岁的时候。在距离定襄郡一百里以外的一个破败山神庙里面,正有一群人在那里躲避风雪。
看着眼前篝火上的烤肉,李睿有点自责。
本来是想抓紧时间,快点赶到定襄郡,好解决突厥的问题。这才匆匆离开哈尔滨第四军的军部了。
(本章完)